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國務院部署穩定農業八項措施 擴大奶粉收儲規模 相關受益股一覽 -民航局否認五大航空公司"密謀"漲價 國企首季利潤環比增長1.2倍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1/3成功 美國為首選投資地 某企業7億贊助曼聯 -拉薩3-14服裝店放火案主犯獲死緩 紀檢機關5年處分黨員88.1萬人 -中海油將進軍成品油市場打破壟斷 石化雙雄3月成品油銷量增三成 -中國官方頻頻就航母表態 專家稱可先造小航母 建航母還要看民意 -房地產報告:中國下半年房價有望止跌企穩 -電監會:輸配電價獨立核定方案近期出臺 用電量負增長二季度終結 -石化振興細則下發各省 不會涉及價格及暴利稅 汽車市場加快復蘇 -郵政法擬修改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拆他人郵件 未設貿易壁壘
首頁>>國情公報
《中國林業與生態建設狀況公報》(全文)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4 月 23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森林是地球之肺,濕地是地球之腎,土地沙化是地球的癌癥,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統,在維護地球生態平衡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科學家警告:隨著森林銳減、土地沙化、濕地減少、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種滅絕、氣候變暖等生態危機的日益突出,地球將失去供養人類生存的能力,生態危機有可能成為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聯合國發布的《2000年全球生態環境展望》指出:人類對木材和耕地的需求,使全球森林減少了50%,難以支撐人類文明大廈,并強調,“沒有任何問題比人類賴以生存的森林生態系統更重要了,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應賦予林業首要地位”。

    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承擔者,肩負著建設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態系統及維護生物多樣性、弘揚生態文明的重要職責。面對生態惡化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威脅,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林業與生態建設,在生態建設中賦予了林業首要地位,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賦予了林業重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賦予了林業基礎地位;從維護本國生態安全和全球生態安全的戰略高度,以對人類、對未來高度負責的精神,持續開展了中國歷史上乃至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林業與生態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有效改善了中國的生態狀況,而且為應對全球生態危機、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那么,中國政府對生態建設作出了哪些重大決策,中國人民為改善生態作出了哪些艱苦努力,中國林業與生態建設取得了哪些明顯成效,中國的生態狀況如何?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前夕,我們特向全世界作一簡要介紹。

    一、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選擇

    過去的半個多世紀,中國政府在領導人民擺脫貧困、發展經濟、建設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一直以戰略眼光關注著與人類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的森林問題、生態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在探索中不斷前進,以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戰略思想的確立為標志,逐步找到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文明發展道路。

    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森林問題極為重視。1955年,毛澤東向全國人民發出了“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的號召。1956年,中國開始了第一個“12年綠化運動”。1958年,毛澤東又進一步指出:“要看到林業、造林,這是我們將來的根本問題之一。”這一時期,中國政府確定了“普遍護林、重點造林”的方針和“青山常在、永續利用、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森林經營原則,有力推動了森林資源發展。

    1978年,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的同時,帶領中國人民開展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植樹造林運動。1978年11月,中國政府決定在中國西部、華北北部、東北西部延綿4480公里的風沙線上,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這項被鄧小平稱為“綠色長城”的生態建設工程,開創了我國生態工程建設的先河,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生態建設工程。1979年,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并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決定3月12日為中國植樹節。198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的指示》。198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保護森林發展林業若干問題的決定》,同年12月在鄧小平的倡導下,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作出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為加快國土綠化進程,鄧小平寫下了“綠化祖國,造福萬代”的題詞,并高瞻遠矚地指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建設社會主義、造福子孫后代的偉大事業,要堅持二十年,堅持一百年,堅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遠干下去。”從此,從中國最高領導人到億萬民眾持續27年,年年履行植樹義務,參加義務植樹人數達104億人次,義務植樹492億株。當時一位關注世界森林的當代著名林學家、英國人理查德·邁克爾評價說,中國的義務植樹,為全世界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改善生態的任務是極其艱巨的,中國政府的決心也是極其堅定的。1991年后,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又發出了“全黨動員、全民動手、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再造祖國秀美山川”的號召,進一步動員全國人民植樹造林、保護森林。中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世界上首部防沙治沙法也在中國誕生。中國政府還發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造林綠化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保護森林資源制止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通知》,制定了《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明確提出:“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始終堅持的一項基本方針。”“建設祖國秀美山川,是把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的重大戰略部署。”2001年,剛剛走進小康的中國毅然決定,在今后十幾年內,投資幾千億元,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

    在新世紀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如何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國共產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繼承的基礎上,繼續帶領中國人民進行著創新和發展。2003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指出:“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是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共同主題,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要賦予林業以基礎地位。”明確提出:“確立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林草結合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把“生態建設”、“生態安全”、“生態文明”確立為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2005年9月,中國政府又作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決定》,制定了《全國防沙治沙規劃》。同時,發出了《關于加強濕地保護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和《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2002—2030年)》。從而在全國形成了建設森林生態系統、保護濕地生態系統、改善荒漠生態系統、全面推進生態建設的基本格局。在深刻總結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和世界各國發展規律,科學判斷我國發展階段的基礎上,中國政府以對民族和人類高度負責的精神,提出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戰略思想,并將“建設生態文明”、“成為生態環境良好國家”確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描繪了新世紀中國生態建設的宏偉藍圖。

    生態文明是繼人類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態。其核心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落實和成果的反映,它擯棄了人類破壞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為,走上了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保護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動開展生態建設,實現生態良好、人與自然和諧的偉大征程。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是21世紀人類文明的旗幟和方向。中國政府和人民在經過艱辛探索、借鑒國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作出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選擇,不僅對中國自身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而且對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在自身走文明發展道路的同時,也在謀求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在2007年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胡錦濤主席從維護全球氣候安全的戰略高度,向世界莊嚴承諾:到2010年中國森林覆蓋率將由現在的18.21%提高到20%,并提出了建立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網絡的重要倡議。這是中國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促進世界文明發展又邁出的重要一步。

    二、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養護物種、凈化空氣、美化環境、固碳釋氧、維護生態平衡等重要生態功能,被稱為“地球之肺”。正如聯合國糧農組織前總干事薩烏馬所說:森林即人類之前途,地球之平衡。

    中國政府認為,森林是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關系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失去森林將失去未來、失去一切。基于這些認識,中國政府把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放在了生態建設的首要位置,并力求改變中國森林資源稀少的狀況,維護中華民族的生存根基,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經過中國政府和人民長期艱苦的努力,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從新中國成立時的8.6%,增加到目前的18.21%,森林蓄積量達到124.56億立方米,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在世界森林資源總體減少的情況下,中國的森林資源持續增長,并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

    (一)人工林面積占世界人工林面積近1/3

    大力發展人工林,是發展森林資源的重要途徑。自1949年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后,中國政府采取人工種植、飛播造林和國家、集體、個人一齊上等一系列措施,加快人工林發展步伐。中國人工林保存面積達到5300多萬公頃,占世界人工林總面積的近1/3,居世界首位,實現了森林面積和蓄積量“雙增長”。2000—2005年全球年均減少森林面積730萬公頃,而中國年均增加森林面積405.8萬公頃;全球人工林面積年均增加280萬公頃,其中中國年均增加148.9萬公頃,占全球人工林年均增量的53.2%。這一重大成果,得到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全球森林評估報告指出:在全球森林資源繼續減少的情況下,亞太地區森林面積出現了凈增長,其中中國森林資源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地區的森林高采伐率。

    (二)嚴格保護天然林

    天然林的生態效益十分顯著。中國在大力發展人工林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天然林保護。中國天然林面積為1.17億公頃,占森林總面積的60%。為加強天然林保護,在試點階段投入114億元的基礎上,中國政府決定,從2000—2010年投入962億元,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全面停止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大幅度調減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的天然林采伐量。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凱文·坎普先生當時曾贊嘆:“中國政府在今后11年中投入110億美元用于天然林保護,我為你們的國家感到驕傲。”經過9年的努力,工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累計減少森林資源消耗4.26億立方米,有效地保護了9837.72萬公頃森林,工程區內凈增森林面積815.7萬公頃,凈增森林蓄積4.6億立方米,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狀況明顯改善。

    (三)實行具有中國特色的森林資源管護制度

    經過多年的探索,中國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體制。一是建立了以森林限額采伐、林權登記發證、征占用林地審核審批和森林資源定期清查為主要內容的森林資源管理制度。全國森林憑證采伐率達到92.4%,征占林地審核率達到91.2%,林權登記率達到85%。二是建立了以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為主要內容的森林資源保護制度。成立了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實行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領導負責制,組建了武警森林部隊和專業撲火隊伍,制定了撲救應急預案。20年來,中國森林火災受害率平均控制在0.5‰以下,低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中國森林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初步形成了以生物防治為基礎,生物、仿生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森林病蟲害防治體系,防治率達到67%,其中無公害防治率達到70%。三是建立了森林資源監督制度。從1989年開始,中國政府在全國相繼設立了14個森林資源監督機構,對森林資源保護、利用和管理等情況實施了有效監管。這些制度的形成,保障了森林資源消長的良性循環。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1   2   3   4   5   下一頁  



相關文章:
國家林業局:3年規劃改造林業棚戶區96.09萬戶(實錄)
今起三年國家規劃改造林業棚戶區總數逾96萬戶
湖南冰災后積極重建 林業生態系統初步恢復
大部地區森林火險等級走高 受害林業達1.18億畝(實錄)
旱情涉及到15個省區市 林業受害面積達1.18億畝
林業局擴大內需 4季度追加林業投資36.5億
第四屆海峽兩岸林業博覽會在福建三明舉行
林業專家:楊樹是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的中堅力量
海峽兩岸將“以林為橋”聯手舉辦林業博覽會
陜西林業公安等部門:華南虎事件不會不了了之
14省區雪災致林業損失162億 林業局六措施防惡化
2006年各地區林業系統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工程建設情況
廣西林業局長被林業民警開槍擊中頭部 生命垂危
國新辦就雨雪冰凍災害對林業影響及災后重建發布會
圖片新聞:
紀念中國海軍成立60周年閱兵式舉行 海軍核潛艇亮相(組圖)
海上大閱兵將于下午舉行 軍委高層出席 核潛艇將現身(組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