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業國際化發展及一般趨勢國際比較
(一)企業國際化概念及內涵
根據聯合國的定義,跨國公司是指由在兩個或多個國家的實體所組成的公營、私營或混合所有制企業。
企業國際化是指企業從出口、技術轉讓逐步向對外直接投資方式升級,形成生產要素的跨境流動,進行跨國經營的經濟活動。
企業國際化是一個發展演進的動態變化過程。在國際化過程中,企業由最初從事商品進出口貿易活動發展到對外直接投資組建跨國公司,在國際生產或市場網絡中建立、發展網絡關系,確立其在國際生產或國際市場網絡中的位置??鐕驹趯崿F產品國際化后,會相繼進入研發國際化、財務國際化及企業文化國際化等。企業在從事國際化經營的發展過程中一般經歷以下幾個階段:不規則出口、利用獨立的銷售代表或代理商進行出口活動、建立銷售分支機構、在國外投資建廠。
(二)各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一般趨勢
1、企業國際化的理論動因與發展歷程
根據鄧寧的跨國投資理論,選擇跨國經營的企業擁有產權和無形資產等所有權優勢,為了保留并更好地發揮這些優勢,通過對擁有特定要素稟賦的東道國進行對外投資,使外部市場內部化,從而獲得經濟收益。根據小島清的研究,企業國際化的動機,主要可以分為自然資源導向型、生產要素導向型、市場導向型。
從發展歷程看,根據全球政治環境的不同歷史背景和經濟發展階段,從19世紀初到21世紀,企業國際化經歷了幾次浪潮:
第一批現代跨國公司出現在歐洲。第一家跨國公司始于19世紀初,1815年比利時的撒?高克里樂鋼鐵公司在普魯士建立了子公司。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于運費和高額關稅的原因,產品難以出口,更多的歐洲企業開始嘗試在國外投資設廠,如德國貝葉公司出現在1863年,瑞士雀巢公司出現在1867年,英國利華在1890年。第一批跨國公司出現的原因,按威廉?利華的說法,“當關稅和各種限制阻礙了在某國的銷售,就在當地建廠。”此外,歐洲人還在擁有石油和礦產原料的國家投資開礦。但兩次世界大戰使跨國公司海外投資的浪潮受到抑制。
第二次跨國投資熱潮從1945年持續到60年代末,由美國公司主導。兩次世界大戰使歐洲經濟遭受重創,美國企業獲得迅速發展,美國企業不但享有本國市場,還大量進入歐洲市場。二戰之后,歐洲企業重新獲得發展機遇,并逐漸形成歐洲共同市場,美國的出口產品,由于關稅和運費加大了其成本,無法與歐洲當地產品進行競爭,被迫開始對歐洲進行投資建廠就地生產。同時,跨國公司也開始進入拉美和發展中國家,主要利用當地低廉的勞動力生產商品進行就地銷售。
第三次跨國投資熱潮以歐洲和日本企業的國際化為主要特征。歐洲與日本跨國公司的騰飛,起步于1970年代初,截止于20世紀末。二戰之后的重建使得歐洲和日本跨國公司獲得迅速發展壯大的機會,狹小的國家疆界限制了它們的發展空間。主要是為了規避貿易壁壘。到1980年代,日本和歐洲跨國公司的實力大大上升,甚至已與美國企業并駕齊驅。
第四次跨國公司的蓬勃發展始于21世紀初,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實力進一步增強,發展中國家企業國際化進程加速。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企業國際化進入新的發展周期,企業國際化趨勢大大加速,跨國公司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2006年,全球78000家跨國公司和它們的所下轄的780000家外國子公司的銷售額、增加值和出口,分別增長了18%、16%和12%。它們占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10%和全世界出口額的三分之一。此外,跨國公司投入的研發費用占全球民用研究與開發費的 75-80%,控制著80%以上的專利權,60%以上的國際技術貿易,80%的國際技術轉讓。最大的跨國公司相當于中等國家的實力,早在1999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產值(1806億美元)超過波蘭的國民生產總值GNP(1608億美元),德國奔馳汽車公司的產值(1501億美元)相當于印尼的GNP(1537億美元)。總之,隨著國際化大生產的發展,跨國公司在全球分工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和支配能力越來越強。
發展中國家和轉型期經濟體跨國公司的數量,過去15年的增速已經超過了來自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2006年,從世界非金融跨國公司100強排行榜上,來自發展中經濟體的企業數量從2004年的5家增加到7家。
2、主要發達國家企業國際化經營情況
作為對外投資的實施主體,發達國家在跨國公司誕生之后的二百多年里,一直占據著對外直接投資的絕對主導地位。
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以美國跨國公司為典型,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時期。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初創期。美國內戰結束之后,美國工業企業通過垂直的、水平的、斜向的合并和兼并,迅速發展成為實力雄厚、規模龐大、功能齊全的現代工商企業。為獲取原料和尋找市場,開始拓展國際業務,首先在海外建立原料供應基地和銷售公司,進而投資建廠,就地生產。二是二次大戰期間,對外投資獲得迅猛發展。三是二戰之后,美國跨國公司逐漸在資本、技術、管理經驗等方面建立絕對優勢,并購是其做大做強的必要途徑。
就美國跨國公司而言,擁有廣闊的國內市場是其最大的核心優勢。2005年在全球非金融跨國公司按資產排列25強中,美國跨國公司有7家,占28%左右。產業分布看,主要集中于汽車產業(如通用汽車、福特汽車、雪佛龍汽車)、石油行業(埃克森美孚、康菲石油)、電氣電子設備(通用電器)以及保潔公司。美國跨國公司的海外投資方式主要是并購。
3、日韓企業國際化經營情況
日韓企業國際化以日本跨國公司為典型。日本企業國際化大發展主要始于上世紀80年代,其重大背景是面臨嚴重的外部貿易摩擦,日元急劇升值。為了緩和與外部的利益矛盾,消化日元持續升值的成本壓力,大量日本企業紛紛進行海外投資。大量日本企業為了生存,紛紛把生產基地向人工工資和生產原料低廉的外國轉移,有的從國外進口零件等生產有關物料,或以委托對方加工的形式進行合作等,主要投資目的地是東南亞各國和中國。20世紀80年代以后,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累計總額僅次于美國和英國,居世界第三位。到1990年,日本對外投資達1800億美元,超過美、英等國,居世界第一。
近年來,有跡象及數據顯示,為降低生產成本和應對國內產業結構調整,日本企業興起新一輪海外投資熱潮。2006年,日本對外直接投資450億美元,全球排名第8位。2005年在全球非金融跨國公司按資產排列25強中,日本跨國公司有3家,都是汽車公司(豐田、尼桑和本田)。由于制造業競爭力較強,日本企業國際化領域主要是制造業。
4、發展中國家企業國際化經營開始進入發展期
進入新世紀以來,來自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大型企業正在國際化,而且發展勢頭迅猛。2005年,發展中經濟體非金融跨國公司100強的海外銷售額和海外雇員總數分別增長48%和73%。亞洲占了發展中國家最大的100強跨國公司的78家,其后是非洲和拉丁美洲。這些跨國公司的經營范圍比全球100強更為廣泛,最重要的行業是電氣及電子設備。石油行業的重要性上升,證明了發展中經濟體跨國公司在此行業中地位的增強。
印度是發展中國家當中企業國際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家之一。印度企業的海外投資,從1991年的0.6億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51億美元,2006年達97億美元。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近年來印度海外收購出現前所未有的增長,特別是在汽車零部件、制藥、運輸和電信業行業。印度企業海外投資的目標非常明確:開辟新市場,擴大生產規模;獲取新的技術和專門知識;獲取品牌和國外的銷售網。從印度目前海外投資的行業分布來看,有55%的投資分布于制造業領域,涌現了以塔塔為代表的跨國公司巨頭。除了制造業,印度還有36.1%的海外投資分布于非金融服務型領域,主要是信息技術及相關服務領域。
(三)各國對外投資與吸收外資的關系
跨國投資是雙向的,一般吸引外資大國也是對外投資大國。從對外投資與吸收外資的比例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和轉型經濟國家有所不同。以2006年為例,發達國家平均為1.19,發展中國家0.46,轉型經濟體為0.27。表明對外投資與吸收外資的關系大致遵循如下規律,發達國家對外投資略大于吸收外資,而發展中國家和轉型經濟體都是對外投資小于吸收外資,即發達國家是對外凈投資國,而發展中國家和轉型經濟體是凈投資流入國。2006年,發達國家中,只有法國和德國吸收外資略大于對外投資。中國的比例僅為0.23,不但遠遠低于美國、英國等對外投資大國及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也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甚至與轉型經濟體也存在一定差距。表明與吸收外資相比,中國的對外投資嚴重滯后。
(四)我國企業國際化與國際一般趨勢比較
1、從人均收入水平的比較看我國企業國際化所處階段
從國際經驗看,一國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決定著企業國際化的發展規律與趨勢。根據鄧寧的投資發展周期理論,一國人均GNP數值的水平,與該國直接投資的發展情況存在如下關系:
鄧寧是在研究了67個國家1967-1975年間直接投資流量與人均GNP的關系之后得出這一結論的,即一國的對外投資狀況與人均GNP呈正比例關系,即隨著人均GNP的增加,該國的對外投資數量將出現逐步增加的趨勢。從這些年來國際直接投資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這一理論在分析一國國際直接投資所處的發展階段與該國經濟發展水平(以人均GNP表示)之間的關系方面,基本符合各國直接投資的發展規律。
如果將中國的投資發展過程比照上述投資發展周期理論,以投資總量的變化來劃分投資發展階段,大致是這樣的:1979-1991年經歷了投資發展周期的第一階段,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規模都很小,粗略計算得出,這期間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平均年增長率為11.15%;1992年以來,處于投資發展周期的第二階段,吸收外國直接投資規模較大,對外直接投資也有了一定規模,凈對外直接投資額表現為絕對值不斷擴大的負數。據計算,1992-2005年間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年平均增長率在40%以上。2006年中國人均GNP突破2000美元,到2010年將達到或超過3000美元,按鄧寧的直接投資發展周期理論,我國已處于從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時期,即作為外資母國的地位顯著上升,作為東道國的地位相對下降。
根據有關國際機構對2007-2011年中國資本流出入水平的研究,直接投資輸出輸入將經歷一個重大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通過對外直接投資來拓展國際市場,實現國際化發展。由于對外投資增加的速度快于外資流入的速度,雖然對外投資凈額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是負數,但數值將開始減小。2005年中國利用外資與對外投資的差額達到670億美元的峰值,2006以后,由于我國對外投資的增長速度快于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增長速度,我國的凈外資流入絕對值呈逐年遞減趨勢。到2011年,我國吸收外資929億美元,對外投資540億美元,差額將縮小到209億美元。這正是投資發展由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的典型特征。
2、關于引資與對外投資之比例關系的比較
總體看,發達國家既是重要的外資流入國也是重要的外資流出國,但對外投資往往大于吸收外資,即外資流出量大于外資流入量。以美國為例,2006年,美國既是最大的外資流入國也是最大的對外投資國,其中,對外投資2170億美元,吸收外資1750億美元,凈流出420億美元。
多年來我國一直居于發展中國家吸收外資首位,成為引資大國,但與吸收外資相比,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則發展不夠。截止2006年底,我國累計批準設立非金融類境外企業10675家,對外直接投資累計733億美元,僅相當于吸收外資一年的流量多一點。2006年,對外直接投資176.3億美元,占世界1%,全球位居第18位,與外資流入相差懸殊,同期外資流入694.7億美元,占世界5%;與對外貿易排在全球第三位,占全球7.2%相比,相差更加懸殊。對外投資額與吸收外資額之比為0.23,大大低于發展中國家0.46的平均水平,更低于發達國家1.19的平均水平。
3、中國對外投資占GDP比重及投資績效與其他國家的比較
就對外直接投資存量而言,從全球平均水平看,從1988年到2005年,對外直接投資外向存量占GDP比重呈顯著上升趨勢,從7.14%到23.89%;其中,發達國家從7.85%上升到27.88%,發展中國家從3.70%上升到12.48%,而中國從0.73%上升到2.08%,不但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全球平均水平,也大大落后于發展中國家。表明中國的對外投資水平較低,規模較小,發展嚴重滯后。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對外投資增長空間很大。
從歷年對外投資流量看,中國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這與中國對外投資起步晚、企業競爭能力不足有關。但是,與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比,中國的對外投資發展迅猛,而且一直呈穩定增長趨勢,甚至超過韓國。表明中國的對外投資有很大發展空間和增長潛力。
在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出績效方面,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排名,在全球128個參與排名的國家中,2003-2005年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流出績效指數為1.139,全球排名第67位,而同期美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流出績效指數為0.549、排名第39位,日本0.444、排名第44位,巴西0.378、排名第47位;印度0.131、排名第68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出績效數值比較低,在全球排名比較靠后,表明中國跨國公司缺乏所有權優勢,這與中國企業總體技術水平不高、缺乏品牌和管理經驗,處于全球分工產業價值鏈低端、國際競爭力不強有關。
4、我國企業國際化經營還存在多方面差距
雖然近年來,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涌現了不少成功案例,但總體看,與國際一般趨勢比較,不僅總量滯后,而且在結構、合作領域、合作方式、企業跨國經營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與差距;包括與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相比,也存在某些不足。推進企業國際化經營仍然任重而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