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
在本章第二節我們討論了生態制度和觀念的時序變化,這里討論它們的截面分布。
1、生態制度的截面分析
我們選用8個截面進行比較,分析不同時期生態制度的世界分布。
(1)2001年截面。人類文明的世界格局基本是:在人口超過100萬的131個國家中,大約有22個國家進入知識文明時代,正在形成相對完善的生態和環境制度;90個國家處于工業文明的不同時期,它們建立了某種形式的環境保護和管理制度;10個國家處于農業文明時期,環境管理制度相對貧乏;大約有180多個狩獵采集社會,實行原始的生態制度。
生態制度的2001年截面的突出特征有兩個: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國家對不同環境領域的重視程度是不同的;國際環境保護制度,已經產生了世界影響力(表1-54)。
表1-54 現代環境管理制度的國際分布(截止時間為2005年)
國內環境管理
|
國家個數
|
國際環境協議
|
參加國家個數
|
環境戰略與管理
|
87
|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
147
|
生物多樣性管理
|
|
臭氧層保護維也納公約
|
148
|
水污染管理
|
|
CFC議定書
|
148
|
工業有機廢水污染
|
112
|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
100
|
城市廢水處理
|
97
|
生物多樣性公約
|
145
|
空氣污染管理
|
|
京都議定書
|
122
|
城市空氣污染
|
54
|
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
|
139
|
土地和資源管理
|
|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
|
146
|
國家保護區
|
146
|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公約
|
87
|
資料來源:World Bank 2005, 2006。
(2)1980年截面。經過大約20年(20世紀60和70年代)的環境運動,環境立法在世界范圍內展開。1962美國人卡遜發表《寂靜的春天》(Carson 1962),1972年聯合國召開人類環境大會、成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 2002),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增長的極限》(Meadows 1972)等,環境非政府組織和環保運動快速發展。70年代的環境管理,主要特點是環境立法、企業污染的末端治理和環境監管等(格雷德爾、艾倫比 2003)。
(3)1960年截面。大約有87個國家處于工業文明時代,其中25個國家屬于發達工業化社會,其他62個國家屬于過渡性的工農業混合社會,處于工業化的不同階段;30個國家處于農業文明時代;至少有180多個狩獵采集社會。在發達工業化國家,環境問題已經引起社會關注,英國、北歐國家和美國等,已經有一些環境立法。
(4)1900年截面。大約有25個國家處于工業文明時代;其他國家處于農業文明時代;至少有650個原始部落社會。根據有關資料,英國和美國已經有了環境相關的一些法律(飯島伸子 1999,艾倫比 2005)。但此時,環境問題和環境立法是局部性的。
(5)1870年截面。歐洲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環境污染,日益突出。在有些國家如英國,城市人口的壽命低于鄉村人口。在1821~1866年期間,英國制定了四部環境法規。但是,在其他國家,關于環境立法的歷史記錄很少。
(6)1820年截面。只有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和美國等歐美國家,處于工業文明時代;其他國家處于農業文明時代,大約有5000個原始社會。在工業化地區和城市,工業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已經出現,但相應的環境制度還非常少見。
(7)1750年截面。一些歐洲國家如英國、荷蘭、比利時等國家,已經開始了工業化,城市化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工業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關于環境問題立法的記錄,仍然非常的少。
(8)1700年截面。所有國家都處于農業文明時代,大約有5000多個原始部落。歐洲國家如荷蘭和英國,正在向工業文明轉移。英國的城市燃煤引發的空氣污染,城市生活垃圾造成的河流污染,已經引起重視。早在1388年,英國議會制定了“向市中心附近河流傾倒垃圾或糞便時重罰20英鎊”的法律規定(飯島伸子 1999)。
2、生態觀念的截面分析
在本章第二節我們討論了生態觀念的三個層面:生態思想、生態倫理和生態政策等,并重點分析生態思想的時序變遷。這里選用8個截面,概要分析不同時期的生態思想。生態思想的變遷,包括生態學理論的演變和社會生態意識的變化。
(1)2001年截面。發達國家處于生態轉型時期,生態學思想和現代生態意識,已經成為主流社會思想之一。一些國家的綠色政黨(以生態思想為原則的政黨)成為執政黨的組成部分。歐洲發達國家帶有理想主義的色調,強調生態現代化和風險管理。美國等發達國家帶有實用主義的色彩,強調工業生態學和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則成為發達國家為發展中國家“準備”的一劑藥方。環境和氣候領域的國際合作,得到空前加強。生態公平成為許多國際生態NGO的行動指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逐步贏得大眾支持。但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發展仍然是最主要的任務,生態意識是知識分子的吶喊;“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觀念有廣泛社會基礎,環境退化還在繼續。
(2)1980年截面。80年代是生態現代化起步的年代。發達國家,生態意識獲得廣泛社會基礎,環境立法大大加快,現代生態學迅速發展。針對現代化過程的環境問題,一些反現代化、反工業化、反生產力、穩態經濟和生態經濟等思潮,在發達國家產生了廣泛社會影響。特別是《增長的極限》等研究報告提出的資源和環境問題,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討論。許多人簡單地認為,環境問題就是污染治理和控制。但是,尾端治理是高成本的。多數發展中國家,對環境問題抱著觀望的態度,他們認為環境問題主要是發達國家造成的。
(3)1960年截面。在發達國家,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理論處于主導地位,生態學理論在悄悄發展;生態和環境意識,更多是部分知識分子的關注點。部分發達國家,如英國、瑞典和美國,環境問題已經引起社會的注意,環境立法也已經展開。發展中國家更關心發展問題。改造自然、戰勝自然,仍然是社會的一種主流意識。
(4)1900年截面。生態學是一個新興的學科,生態意識還是少數學者的學術觀點。
(5)1870年截面。生態意識是一種學術觀點,1866年德國學者海克爾提出生態學。
(6)1820年截面。發展和進步是歐洲社會的基本觀念,環境意識存在于局部地區。
(7)1750年截面。工業化和城市化興起,城市環境問題,有意無意地被忽視。
(8)1700年截面。科學和理性等社會思想,在歐美日益受重視。
在1700~1900年期間,世界處于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時期。農業文明的各種環境觀念,流行于各個農業地區。工業文明的附產品——工業和城市污染,發生在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工業文明的生態覺悟,在不同國家和不同時期,有很大的差異。由于世界發展的不同步,在某一歷史截面,可以看到不同的生態觀念的共存,它們的分布是不平衡的。
3、簡短的小結
過去300年的現代化,既是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人類文明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在不同歷史截面,可以看到這種相互作用的歷史縮影。把文明進步理想化的做法,會受到歷史的質疑;把文明副作用夸大化的做法,同樣經不起歷史的檢驗。(摘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