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
如果說,世界生態現代化的歷史,是我們過去面臨的國際環境,那么,世界生態現代化的現實,就是我們今天要面對的國際環境;世界生態現代化的未來,則是我們明天要面對的國際環境。所以,我們需要關注世界生態現代化的今天和明天。
世界生態現代化的現實水平,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認識。首先,單個指標或單個領域的水平。其次,生態現代化指數的水平。其三,生態現代化階段的進程。
1、世界生態現代化的單指標和單領域的現實水平
單個生態指標的分析,可以按生態響應、生態經濟和生態社會的三個領域來分析,也可以按生態效率、生態結構、生態制度和生態觀念等四個層次來分析。所以,單指標分析可以和單領域分析結合起來。在第一章里我們分析了90多個生態指標的特征,就是按三個領域和四個層次來分析的。這里,以生態響應、經濟與環境脫鉤為例,略做說明。
首先,生態響應領域的水平(表3-2)。生態響應指自然系統對現代化的響應,包括自然資源、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相應變化。第一章包括生態響應的時序分析(22個指標)和截面分析(25個指標),第四章的生態現代化評價包括10個生態進步指標。
其次,經濟與環境脫鉤的水平(表3-3)。最近年OECD國家39個環境壓力指標與經濟增長的脫鉤率平均為52%。其中,絕對脫鉤率為33%,相對脫鉤率為19%。28個國家脫鉤指標個數和指標脫鉤率都與2000年人均國民收入顯著相關。日本等18國的脫鉤率超過50%,芬蘭等7國脫鉤率超過70%(圖5-2)。發達國家環境進步與結構調整和國際貿易有關。
2、世界生態現代化指數的現實水平
本報告第四章對過去34年世界生態現代化進程進行了定量評價。其中,關于2004年世界生態現代化的評價結果,反映了世界生態現代化的現實水平。
2004年,118個國家獲得評價結果,其中大約有58個國家已經進入生態現代化,約占國家總數的49%。生態現代化指數的最大值為97分,最小值為33分。瑞士等15個國家處于世界先進水平,西班牙等37個國家處于世界中等水平,巴西等40個國家處于世界初等水平,中國等26個國家處于世界最低水平,其他14個國家沒有評價結果。
2004年,世界五大洲的生態現代化水平,歐洲最高,美洲緊跟其后,亞洲排在第三,非洲排在第四,大洋洲只有3個國家參加評價(表3-4)。2004年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和中等水平的國家,歐洲約有27個,美洲有15個,亞洲有6個,非洲有2個,大洋洲有2個。
表3-4 2004年世界生態現代化水平的地理分布
分組
|
合計
|
國家(個數)
|
比例(%)
|
|
國家數
|
%
|
非洲
|
美洲
|
亞洲
|
歐洲
|
大洋洲
|
非洲
|
美洲
|
亞洲
|
歐洲
|
大洋洲
|
先進水平
|
15
|
13
|
-
|
1
|
1
|
13
|
-
|
-
|
5
|
5
|
32
|
-
|
中等水平
|
37
|
31
|
2
|
14
|
5
|
14
|
2
|
6
|
64
|
23
|
34
|
67
|
初等水平
|
40
|
34
|
18
|
5
|
8
|
10
|
-
|
58
|
23
|
36
|
24
|
-
|
最低水平
|
26
|
22
|
11
|
2
|
8
|
4
|
1
|
35
|
9
|
36
|
10
|
33
|
合計
|
118
|
100
|
31
|
22
|
22
|
41
|
3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注:根據生態現代化指數進行國家分組(詳見第四章)。歐洲國家包括前蘇聯解體后的新成立國家。
3、世界生態現代化階段的現實水平
2004年,世界大約有58個國家進入生態現代化。其中,丹麥等10個國家處于生態現代化的發展期,瑞士等48個國家處于生態現代化的起步期。
2004年,進入生態現代化的國家比例,美洲約為59%,歐洲約為49%,亞洲約為46%,非洲約為45%,大洋洲約為33%(表3-5)。
4、世界生態現代化的國家特征
首先,發達國家的生態現代化有多種模式。發達國家的生態現代化進程不同步,2004年有些達到生態現代化的發展期,有些處于生態現代化的起步期,有些尚沒有進入生態現代化。發達國家的生態現代化的特點不同,歐洲國家具有“理想主義”的特點,北美國家具有“實用主義”的特點,有些發達國家只是現代化的部分生態修正。
其次,發展中國家的生態現代化有多種選擇。發展中國家是生態現代化的后發國家,它們基本是學習先行國家的知識和經驗,并結合本國國情的地域性創新。2004年,已經有41個發展中國家進入生態現代化,其中7個國家進入生態現代化的發展期。發展中國家有三種選擇。第一種是繼續推進第一次現代化,將來再向生態現代化轉變。第二種是在第一次現代化的同時,有選擇地推進生態現代化,實質是經典現代化的生態修正。第三種是綜合生態現代化,走綠色工業化、綠色城市化和生態現代化相結合的道路。相對而言,第一種選擇是保守的,第二種選擇是比較穩妥的,第三種選擇是積極的和有希望的。(摘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