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桂林培育十大優勢產業扶貧基地 貧困村年人均純收入7年增長4倍多
桂林市采取科學規劃、突出重點、規模發展、狠抓示范和增加投入等措施,闖出一條具有桂林特色的產業化扶貧新路子,貧困群眾收入增長明顯。
據了解,目前桂林市貧困村產業總規模達到80萬畝,超過人均1畝戶均5畝的規劃目標;培育了以萬豐藥業公司、萊茵生物科技公司為代表的16家扶貧龍頭企業,形成10大優勢產業基地,有力地帶動貧困村人均純收入從2002年的730元增長到2009年的3062元,7年增長了4倍多。該市涌現出恭城的蘭洞、資源的馬家、海棠、龍勝的孟化、臨桂的華天等一大批脫貧致富典型村。桂林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在制定產業開發扶貧規劃時,采取從下到上的群眾參與模式,經貧困村群眾代表、村干和駐村工作隊員認真調查研究,并經縣扶貧辦、市扶貧辦評審通過后,最終確定出各縣(區)優勢產業品種。
二是在政策、資金、服務、人才等方面為龍頭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扶持和服務。目前,該市省級以上扶貧龍頭企業已達到16家,其中國家級扶貧龍頭企業兩家。在“龍頭”帶動下,全市已初步形成月柿、紅提、西紅柿、夏橙、厚樸、毛竹、黑李、油茶、百香果、羅漢果10大產業基地,種植總面積達到了40多萬畝。
三是全面實施“一村一品”,努力使其形成規模,最終實現扶貧產業的規模發展。經過幾年的扶持,全市80%的貧困村形成了“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
四是大力培養致富帶頭人。全市60%以上的貧困村,建立了以村干部為核心的示范主體,通過他們的帶動和幫助,充分發揮示范致富作用,引導貧困群眾早日脫貧。
五是持續增加對優勢產業的投入。從2004年起每年安排財政配套資金300萬元,累計已安排1800多萬元,用于貧困村優勢產業開發項目;圍繞優勢產業開發實施小額貼息貸款扶貧,累計發放貸款近4億元,受益農戶5.7941萬戶。 (記者/韋繼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