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就學問題,北京每年投入專項經費8000萬至1億元。
本報訊 為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就學問題,北京每年投入專項經費8000萬至1億元。據悉,目前有40萬適齡流動人口子女在京接受義務教育,其中在公辦校就讀的約25萬,占63%,尚有10萬多在京流動人口子女在200多所未經批準的自辦學校就讀。
昨日,北京市副市長孫安民向常委會作市政府關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工作報告時表示,要堅持小學、初中入學免試和就近原則,進一步規范操作程序,所有學校不能通過自行組織的考試或測試錄取學生。要依托學生電子學籍管理系統,嚴格控制規定渠道之外的跨區流動和二次流動。
孫安民在報告中還列出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的難題,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問題名列其中,對于解決之策,報告中稱“要統籌協調、綜合研究、統一政策、共同解決”。
市教委副主任線聯平稱,目前市區兩級政府正在調研流動人口子女就學問題,北京將依據各區情況采取多種措施保障流動人口子女基本就學條件。
報告中還稱,從2007年開始,北京已實施新的公用經費(指市和區縣政府在義務教育方面投的錢)定額標準,小學生由220元/人/年提高到800元/人/年,初中生由260元/人/年提高到900元/人/年。調整后公用經費達標新增部分,對除東城、西城、朝陽、海淀外的區縣,由市級財政按30%至50%的比例給予補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