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四川北川與平武交界凌晨發生4.9級地震 南海熱帶低壓或登陸海南 -中國貨船印度洋遭海盜劫持 中方緊急營救 -銀監會:"人民幣貸款增速每年30%"失實 三季度GDP增幅或超9% -山西煤礦整合命令民間資本退出引爭議 煤焦領域成腐敗"重災區" -住建部:中國樓市不存在泡沫 明年政策不會大調 房價漲幅現拐點 -北方大風最高降溫10℃ 京瞬時風力8級 洞庭湖現歷史罕見低水位 -中國人類發展指數位列全球第81 正建五官庫儲存各民族面孔信息 -俄羅斯市場5小時離奇大火再令莫斯科華商緊張 中國調整稀土出口 -中國8月小幅減持34億美元美國債 美元貶值或釀中國市場虛假繁榮 -熱錢正借各種路徑流入中國 需警惕資產泡沫 再次盯上人民幣升值
首頁>>發展觀察
中國社會進入矛盾凸顯期 需理性直面兩矛盾焦點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08 月 31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以階級斗爭為綱——穩定壓倒一切——構建和諧社會:社會治理目標“三重門”

1956年,新中國悲喜交集。喜的是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工業化運動取得重大成功;悲的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大批民眾逃向資本主義的懷抱,這直接導致“階級斗爭”的星星之火落在了中國。此后近20年,“以階級斗爭為綱” 掀起巨大的政治動員力撕裂中國社會,直到在“文化大革命”中登峰造極,社會陷入動亂。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以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穩定壓倒一切”。此后,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一直被強調到國家大局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改革開放進入攻堅階段,在社會群體性事件多發、社會成員維權渠道不暢、維護社會穩定成本高企的現實中,“穩定壓倒一切”的口號已經大面積演變為考核硬指標,地方官員壓力空前增大。

最近幾年,我們黨的重要會議文件已多次將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并列,共同列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在確保社會穩定的基礎上,一個結構更趨合理、運行更趨規范的有序社會,已經成為黨和政府社會建設的目標。

從社會穩定到有序社會,這一目標轉換意義重大。有序是相對于社會穩定而言的,它屬于更高層次的狀態,穩定是表象,有序則是內在。為此,建立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的課題被擺上議事日程;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的探索積極推進;調解被大量運用于司法領域,以期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專家指出,對于行進在民族復興進程中的中國,“穩定壓倒一切”至今仍有現實意義。但今天中國的穩定已無法通過自上而下的政府控制來實現,而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社會成員權利狀態穩定,來自于社會利益表達渠道的暢達和利益協調能力的提升。

社會治理結構、方式之變:由人治走向法治,由施壓走向合作

綜觀60年,中國社會的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隨著政府對社會治理的認識和舉措的科學度提升,政府逐漸找準自己的位置,社會管理方式開始從規范管制向科學管理轉變。

計劃經濟時代,政府掌管一切,包辦一切。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發生根本的變化。大政府變“小”了,大量以前的被管理者于今“翻身”成為管理者。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何增科指出,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既不存在獨立于國家之外的私人經濟部門,也不存在相對獨立于國家的公民社會或第三部門。改革開放后,中國私人經濟部門和各種民間組織的力量日益發展壯大,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公共部門和私人經濟部門及第三部門之間正在形成一種相對獨立的、分工合作的新型治理結構。

60年中,政府越來越“不自由”,人治逐漸讓位于法治。20世紀50年代后期以后,特別是十年動亂,個人崇拜逐漸盛行,約束政府的法制力量完全虛置。20世紀70年代末,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法制建設進入新階段。特別是1997年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將依法治國確立為治國基本方略。越來越完備的法律體系,為經濟建設和公民個人權益保駕護航,這意味著政府的頭上戴上了越來越多的法律金箍。行政訴訟法為“民告官”開辟了制度化的通道,國家賠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等一步步嚴格約束政府依法行政。2003年后,推行行政問責制、政務信息公開……這些重大成就,標志著推進和諧社會的法治基礎越來越堅實。

治理不是死的規則而是活的過程,不是控制而是協調,不是統治而是互動。在這樣的社會治理觀念的指引下,一些地方政府已經進行了積極探索。在上海、浙江等東部發達地區,近年來律師在政府依法行政中以專業服務解決社會矛盾糾紛已漸成風氣。在上海,市直屬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志愿團成員每周三次輪流參加市委、市政府的信訪接待,每年平均接待來訪市民3000多批。杭州市近年正培育和發展社會復合主體,以期形成新型的公共治理機制,實現政府從“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對此評價說:社會復合主體讓公民有序參與城市的公共治理,不僅使決策科學化,也實現了決策民主化,完全符合黨的十七大精神,完全符合社會治理的發展方向。

當務之急:理性直面干群和勞資兩大矛盾焦點

和諧社會要共同建設、共同享有。“共建共享”,這一富有社會主義特色的新口號,正承托著全體國人的發展夢想。然而,現實中兩對社會關系——干群關系和勞資關系,卻出現繃緊的態勢,危及中國社會的和諧穩定。

勞動關系是社會經濟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關系之一。2008年,我國正式實施了勞動合同法。然而,在多種因素作用下,我國勞資矛盾仍處于高發態勢。今年7月24日發生在吉林省通化市的通鋼事件,以7座高爐一度停產、1名企業高管被毆致死的后果,引起國內外高度關注。勞動關系研究專家常凱和他的同事在去年推出的《中國勞動關系發展報告》中指出,勞資集體爭議和工人集體行動,在中國勞資關系處理中所表現出的作用越來越大,工人的權利意識、集體意識、組織意識也越來越強。

專家指出,有組織的公民社會應該建立在和諧的勞資關系基礎上。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不同社會機構、不同利益集團的代表間的平等對話,有效化解矛盾。

另一個緊繃的社會關系是干群關系。不久前,河南省鄭州市一處級官員一句“你是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引爆互聯網。貴州甕安事件中,縣公安局、縣委和縣政府大樓等多間房屋被毀,數十輛車被焚,百余名警察在事件中受傷。甘肅隴南事件中,聚集的群眾沖擊了隴南市委大院。此外,大量網民在南京周久耕、深圳林嘉祥等事件中呼嘯而聚,眾多跟帖留言中反腐敗、反特權的社會情緒集中爆發。統計顯示,這兩個事件中參與討論的網民均達到了數百萬。

作為中國學界關于和諧社會的首份研究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研究報告》,對干群矛盾的日益顯化感到擔憂。這一報告所進行的調查顯示,社會各階層對近10年來獲益最多的群體的排序中,69.84%的人認為國家官員是近年來獲得利益最多的群體。報告認為,目前存在的政府部門亂收費、學校亂收費、征地拆遷補償不合理、司法不公、粗暴執法、下崗失業沒有得到妥善安置等社會沖突事件也常常被直接歸咎于政府部門和國家干部,這也大大增加了干群沖突的可能性。而之所以社會沖突事件被直接歸咎于政府部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些地方政府行政權力的不當使用。政府這個本應超脫于社會利益紛爭之外的中立調解者,也深陷利益沖突的泥潭不能自拔,這被認為是當前社會利益結構中最為危險的地方。

干群關系、勞資關系的繃緊,共同指向的是中國在社會結構定型中,利益關系和利益分配出現的扭曲。應該看到的是,農民通過維護地權、勞動者通過維護勞動權益,推動著利益表達機制的形成、社會結構的矯正、權力結構的新生。正是在這種博弈過程中,公民意識和公共精神迅速成長,社會在發展中呈現動態穩定。或許過程艱辛,但正是這些于巨大社會張力中催生的公民之治,方能真正引領中國奔向和諧。

來源: 半月談
   上一頁   1   2  



相關文章:
胡潤“倒霉富豪榜”曝光 網民謔稱“殺豬榜”
中國趕英超美 調查顯示中國政治實力成全球第一
專家:中國應打造大國空軍 確保空天利益有效維護
越南對外軍購呈“井噴”勢頭 防范中國意圖明顯
印軍基地要破中國"包圍圈" 稱中國海軍"大而不強"
共和國13次大閱兵:開國大典震撼 84年女兵亮相
新中國60年大生活:修筆“單干戶”獲評全國勞模
圖片新聞:
中國35個城市總部經濟座次排定 京滬穗深列前4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首次為提名獎獲得者頒獎(組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