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設航天強國。未來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方向如何?人類會發展外太空生存空間嗎?在培養創新人才、建設人才高地方面,中國又應如何推進發力?對此,《閎議》節目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汪衛華。
外太空尋找生存空間
中國網:您的科研工作在載人航天工程等重大應用中都做出了貢獻。您認為未來航天發展的方向是怎樣的?
汪衛華:我從做博士開始就參與了神舟(飛船)上面一些材料方面的試驗工作,現在我也是跟五院在合作,來研究地外資源利用和生存的條件。比如說在地外,在月球上,將來的火星上,人類生存怎么來利用原位資源,比如說來制備氧氣,來產生水,來利用月壤、火星土壤制造一些長期生存所需要的工具、器具或者是建筑等等。人類未來是會把生存空間拓展到外星的,這至少是未來很多年后一個重要的事情。這些事情的實現,科技、材料是非常關鍵的。要沒有基礎的科學研究,沒有技術、新材料的探索,未來是不可能實現這些事情的。
我們在松山湖也做了這樣一些事情,有一個課題組,做探索一些空間材料。我本人也承擔了空間制造這樣一個很大的項目,就是希望來做這種比較前瞻性的一些技術研究,為將來做一些準備。因為地球的資源還是有限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幾百年之后,空間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來源。所以我個人認為,科研是人類未來發展、解決未來一些挑戰性問題的非常關鍵的因素。所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發展和規劃也是長短結合,既研究一些可能幾十年甚至百年之后的重要的技術和新材料,如研究一些材料在特殊環境下,比如說在太空環境下怎么樣失效、被破壞的,它的耐疲勞、耐空間環境能力方面的研究,這是長遠的。我們也做一些近期的研究,比如說能源、金屬、半導體材料,這個是能夠在近期進行產業化的一個項目??傊?,科研不論是對經濟發展還是對人類未來生存空間的拓展,還是對人類未來挑戰的解決都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道路、一個途徑。所以我們這個實驗室也有這樣的使命,長遠結合,既面臨人類的未來也為當前經濟的發展來做一些貢獻。
材料領域兩大風口
中國網:在材料物理學研究領域,您認為未來應重點關注的方向有哪些?
汪衛華:材料研究和研發的方向很多,但是能源材料,儲能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方向之一。能源現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可以使用它,可以轉換它,但是很難把它很安全、長期地儲存。如果能實現能源很方便、很便宜大規模儲存的話,那人類的面貌就會極大地改變。比如說太陽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發電站,如果我們能把太陽能長期、高效地儲存起來,要用的時候就用,那就不需要很多發電站了,“雙碳”等很多問題和難題就解決了。能源儲存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通過材料,研發一些材料把大量能量給存儲進去。但這些問題也都還沒有完全解決,所以這就是為什么能源材料現在是比較火、比較重要的一個方向。人類就在解決能源存儲這一個邊緣上,有可能會有重大的突破。比如說電池,如果把材料做得更好,它就可以續航能力更長,儲存能力更強,而且電池更加便宜。氫能也是這樣,我們通過材料儲氫氫把能量能夠儲存在里面,這樣可以在未來能夠很好地、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有高效的能源儲存以后我們就對人類的體力勞動大大減輕,所以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就是能源材料。
另外一個,我覺得信息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向。從目前來說比如半導體材料,就是一種信息材料,它可以讓我們能夠更大量地儲存信息,更方便地儲存信息,更長久地儲存信息。這個現在也是沒有完全做到,所以信息材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也有很多其他重要的材料,但我覺得目前這兩個材料是風口,是材料領域最關注的兩個大方向。
全世界吸引最優秀的人才
中國網: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培養創新人才、建設人才高地,您認為應從哪些方面提供助力與支持?
汪衛華:在人才方面我覺得應該還是要解放思想。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要想成為一個人才高地,要想一個地方成為一個科學發展的中心,就必須從全世界選人才,能夠把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集中到這兒,那這個地方才能成為一個科學的中心,才能有原創性的思想、原創性的材料,原創性的成果出現。但是目前國內,我們中國跟先進的國家(比如美國)比,我們挑選人才的范圍還是在中國。像美國就可以在全世界挑選最優秀的人才,從不同民族、不同種族的人里面挑選最優秀的人才。我覺得要真正實現一個人才高地,在科研上有大量人才集聚的話,就必須解放思想,創造非常好的科研、文化和生活環境,讓我們有機會在全世界能夠選人才,而且這些人才能夠穩定地在這兒工作。
這也是我們實驗室想做的一件事情,我們希望能夠利用松山湖,利用深圳大灣區靈活的政策、包容的文化、比較好的經濟條件,將來能夠在全世界吸引最優秀的人才。把這些最優秀的人才吸引來以后,這些最優秀的人才才能不停地培養出最優秀的人。所以我們實驗室也在想,也在努力做,營造好的環境,能夠創造跟世界上發達國家類似的人才環境。所以,我希望將來我們這個實驗室有30%是外籍,這樣就說明我們實驗室的政策或者說我們實驗室辦得比較成功。這是我的想法,從全世界吸引優秀的人才在松山湖,這些來自全世界的優秀的人,自然而然就能培養出非常優秀的人。
松山湖實驗室三大使命
中國網:松山湖實驗室的定位是什么?在新材料的研究、成果轉化以及產業發展方面和產業協作方面希望發揮怎樣的作用?
汪衛華:這個實驗室也剛開始,不同的人對它有不同的期待和不同的想法。我自己的想法,第一,我們的使命之一就是能建成一個一流的實驗室,將來能夠集聚世界上最優秀的科研人才,和材料相關的工程和管理人才到松山湖實驗室,然后我們能夠在新的材料上面有些原始創新性的工作、思想、技術、工藝。我覺得是決定這個實驗室是不是一流的一個最主要的方面。
使命之二就是希望能夠探索一條比較高效的、有效的途徑和機制,能把前沿的科研成果比較有效地或者短時間轉化成生產力、轉化成商品。這個過程其實是挺困難的,它不僅僅是我們中國面臨的一個難題,也是全世界面臨的難題。科學家原來做的是前端,科學家走向市場,科學家來做出商品,后面要變成產品,要跟資本結合,要跟市場結合,同時也要跟很多管理結合,這個過程里面涉及的東西非常多,當然也要和技術結合。這個過程要怎么樣走通,實際上是很難的。我們這個實驗室有一個使命,這五年來最大的一個嘗試也是在做這方面,就是怎么樣去做快速轉化。
第三個使命就是我們希望用這個實驗室平臺來進行一些文化建設,科普教育。大灣區這邊制造業很發達,經濟也很發達,但是科學的文化、科普這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做事情。我們這個實驗室應該也要做這樣的事情。所以實驗室一期,雖然我們的空間非常有限,但還是拿出了很大的面積來做科普博物館。我們也鼓勵科研人員去中學、小學講課,我們也特別歡迎很多中小學生還有普通的東莞市民來我們實驗室訪問,來參觀博物館,中小學生還可以去實驗室做一些簡單的實驗。希望在科普、科學文化方面能做一些貢獻。
(本期策劃:楊柳春、王振紅;編審:楊柳春、王振紅、王虔;編輯:王虔、武一男;攝影/攝像:武一男;后期:朱法帥。出品:《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制作: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策劃:王振紅 王虔
電話:(010)88825341
郵箱:wangq@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