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5.利率市場化程度提高,民間借貸利率水平趨于理性。
2010年,轄內金融機構議價能力提升,執行上浮利率的貸款占比提高,其中,大、中、小型企業執行上浮利率的貸款占比分別為16.61%、57.47%、83.65%,同比提高了5.0、9.0和2.7個百分點,企業融資成本有所上升。民間借貸利率出現理性回落,據抽樣監測,2010年全省民間借貸加權平均利率為22.335%,同比下降了1.9個百分點。
6.金融改革繼續深化,農村金融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盈利水平、收益結構、風險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改善。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確立了“支持優勢企業、扶持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不斷加快自身建設,晉商銀行成立了小微企業金融部,晉城市商業銀行引進先進的小微企業審貸模式。
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和服務質量進一提高。農業銀行省分行“三農”事業部機構架設順利完成;農村信用社改革繼續深化,服務“三農”能力日益增強;堯都農村商業銀行掛牌成立;年內6家村鎮銀行、1家農村資金互助社和138家小額貸款公司相繼成立。
專欄 1:對山西省擔保創新情況的調查分析
目前山西省擔保創新的主要特點:一是圍繞主導行業展開。從所屬行業來看,主要分布在礦產資源、金屬加工、化工企業的融資過程,農業養殖、房地產和運輸業類企業也有分布,第三產業企業基本沒有。二是國有商業銀行分支機構主導。在調查的22個案例中,其中工行、農行和中行的分支機構占到15個,占比達68.2%,在擔保創新中占據優勢。三是數額不大、利率較高、期限較短。在調查的案例中,單筆超過1000萬元的有6次,100萬-1000萬元之間的有9次;就利率來看,上浮幅度一般在10%-30%;期限上,大多為短期貸款。四是擔保物范圍擴大、擔保方式進一步擴展。擔保物已經逐步擴大到動產和債權的范圍;擔保方式擴展到利用部分所有權、使用權、財產支配權、訂單的抵押、質押、信譽擔保和準信譽擔保及多種擔保物的聯合式擔保。
阻礙山西擔保創新的癥結:一是法律依據不足,操作程序難以統一,利率過高,中介組織缺位等因素制約擔保創新的發展。二是基層金融機構缺乏估值能力,造成信貸期限以短期為主。三是擔保物的托管存有較大漏洞。采用第三方托管的較少。四是擔保創新合同的標的物變動,為合同糾紛埋下隱患。探討發展山西擔保創新的路徑:一是繼續完善法律制度。應加快《擔保法》和《物權法》的解釋、補充和修訂工作,為擔保創新構建完善的法律支持。二是加強金融中介組織的作用。一方面要大力發展以價值評估、法律咨詢等服務為主業的社會中介組織。另一方面要轉變地方政府職能,優化金融機構服務邊界,加快全省統一的擔保登記機構建設,同時簡化司法和管理程序,增強執法力度,保障抵質押權利的有效實現。三是嘗試建立擔保基金對擔保創新業務進行保險。以政府財政資金為主體或以金融機構分拆入股的方法建立創新擔保基金,獲取擔保創新業務在金融機構業務中較高的通過率。四是繼續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地方金融改革步伐,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綜合水平,不斷滿足群眾金融服務需求,不斷加強金融創新能力,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打造更加完善、全面和優良的金融生態環境。
(二)證券業穩健運行,市場呈現多元格局
2010年,山西省證券期貨業防范風險和創新發展并重,市場交易平穩,融資能力提升。
1.證券機構健康發展、經營穩健。截至2010年末,全省證券、期貨在晉營業部分別為100家和17家,從業人員2044人,機構數及從業人員均較上年有所增長;法人證券、期貨機構資產分別增長11.8%和27.8%。全年累計證券交易額10779.8億元、期貨交易額72014.4億元,證券、期貨分別
實現凈利潤9.3億元、0.1億元,主要經營指標較同期小幅下降。
2.證券市場平穩發展。2010年全省新增3家上市公司,形成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多元上市格局。截至年末,全省3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6249.2
億元,同比增長5.6%。當年股票市場融資233億元,為同期3.7倍,其中:IPO 融資34.8億元,以公開增發、定向增發和公司債券方式實現再融資198.3億元。上市資源培育工作取得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