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駐印度大使、中印名人論壇秘書長周剛發言 中國網 楊楠
中國網訊3月30日訊 今天上午9時30分,2010中印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印雙方嘉賓圍繞“發展中的中印關系”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中國前駐印度大使、中印名人論壇秘書長周剛在論壇上從六個方面闡述了他對中印關系的看法,這些觀點既來自于兩國戰略關系發展的大局,同時也基于他個人在印度擔任中國大使和常年從事中印友好交流的個人經歷。以下是周剛大使發言全文:
尊敬的王晨部長,尊敬的印度大使閣下,尊敬的周明偉局長,各位嘉賓,我很榮幸參加中國外文局今天舉辦的中國印度發展論壇,為以資深外交家劉述卿同志為主席的中印名人論壇參與這一論壇感到榮幸。
今天的論壇是為慶祝中印建交60周年而舉辦的,看到中印關系今天的良好局面,作為從事對印工作三十多年的老外交官,感到十分高興,百感交集。我想,在大家共慶中印建交60周年,暢談發展中的中印關系的時候,談一談我對中印關系60年來發展的看法。
今年4月1日,是中印建交60周年,這是中印關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印兩國人民有兩千年的友好交往史,曾經睦鄰相處,互相借鑒。但是中印友好史揭開新的一頁,是在1947年和1949年,印度和中國相繼獲得獨立和解放之后,印度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并建交的國家之一。建國六十年來,兩國關系走過了不平凡的道路,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印支持亞非國家反對新老殖民主義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1954年,周恩來總理和尼赫魯總理共同倡導了著名的“和平共同五項原則”,它已經成為當今指導國與國關系的準則。1955年,中印為亞非會議的勝利召開做出過寶貴貢獻,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和尼赫魯總理訪問中國,受到兩國人民熱烈、隆重的歡迎,“中印人民是兄弟”的口號曾經響徹中印城鄉大地。
歷史總是走著曲折的道路,中印關系也不例外,但這只是一個短暫的插曲。中印兩國建交60年的歷史,睦鄰友好合作是兩國關系的主旋律,中印人民是勤勞、智慧、偉大的人民,他們珍視同對方的友誼,希望睦鄰相處,共同發展,并為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這是一支偉大的力量,它能站在時代高度,順應歷史潮流,克服艱難險阻,排除各種障礙,不斷把兩國關系推向前進。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印關系顯著改善和全面發展。2005年,兩國確立了面向和平與發展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五年來,兩國領導人保持經常互訪和會晤,加強溝通協調,確保中印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兩國交往更加密切,戰略互信逐步增進,各領域合作普遍展開,互利經貿合作成為亮點,人民交流日益擴大,增進了了解和友誼。雙方注意照顧,彼此關切,并取得進展,中印經濟的快速發展,兩國在國際地區事務中的磋商與合作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重視。中印關系的重要性超出了雙邊范疇,具有全球和戰略意義。中印關系達到今天的水平,是兩國政府領導人和各界人士長期共同努力的結果,中印關系60年的演變發人深思,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很多可貴的啟迪。
一、中印友好是兩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所在,也是推動兩國關系發展的動力。中印兩大鄰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兩國人民已經友好相處兩千多年,并希望世代友好下去。在此新時期,中印關系要與時俱進,不斷拓寬民意支持,夯實社會基礎,為此要擴大人文交流,推動文化、教育、科技、旅游、體育、衛生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加強新聞媒體、學術界、民間團體、青年、婦女界的友好往來。25億人口比鄰而居,目前雙方往來每年只有50多萬人次,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多往來,才能多了解;只有多了解,才能增進信任;只有信任,才能搞好合作;只有互信合作共贏,友誼才能世代相傳。
二、中印之間沒有根本的厲害沖突,兩國的共同點和共同利益是主要的。中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兩國面臨著加快社會經濟發展,大力改善民生的艱巨任務,為實現現代化,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兩國都需要長期穩定的和平國際環境,睦鄰友好的周邊環境,安定和諧的國內環境。兩國國情相似,兩國經濟改革都取得巨大成就,兩國改革的基本政策、措施和走向以及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大同小異。雙方可以并且應該互相學習和借鑒,兩國在重大國際問題上有廣大共識和共同利益,這是雙方在國際事務中進行協調和合作的基礎,兩國完全可以成為友好相處的好鄰居,互利合作的好伙伴,互相信賴的好朋友。
三、增進戰略互信,是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斷充實和深化的重要前提。當前,雙方的互信取得進展,但是還要不斷增信釋疑,確信中印之間的共同點遠遠大于分歧,兩國互不構成威脅,不是競爭對手,要充分利用各種對話機制,經常及時溝通,加強在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增加了解和理解,增進信任,相處隔閡。要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積極引導民意,培育友好氛圍,為紀念中印建交60周年舉行的一新系列活動,在這方面可以發揮重大作用。對于第三者的挑撥離間,我們要保持應有的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