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備受關注的“武漢城市圈”投資方案已經出爐。
1月13日,湖北省不愿具名的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湖北省已經列出并確定了一個包含177個項目的投資清單,投資總規模達到了12874億元。這一龐大的投資額度在全國7個綜改區所公布的投資額中首屈一指。
湖北省參與綜改實施方案籌劃的人員告訴本報記者,根據這一方案,湖北省已經要求圈內各市和有關部門盡快落實清單中的投資項目,拿出具體的時間表,明確責任主體和2009年度的建設目標,爭取早日開工。
與此同時,湖北省正在謀求將改革試驗立法,省有關方面正在組織開展《湖北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促進條例》的調研和起草,力爭在今年一季度報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審議。
為了各項政策的細化,湖北省還提出,申請與國家發改委等部委建立部省協調機制,對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行定期的溝通協調。而到目前為止,湖北省已與17個國家部委搭建起了溝通平臺。
近1.3萬億投資清單
據本報記者獲得的投資清單顯示,項目清單包括三部分:一是2008年四季度及2009年新開工建設的項目;二是正在做前期工作,預計2009年以后開工建設的項目;三是尚處于策劃階段的項目。
其中,新開工項目78項,投資總規模4990億元;啟動前期工作重大項目62項,預計投資總規模3825億;啟動策劃重大項目37個,預計投資總規模4059億元。武漢城市圈預算內投資安排的項目,基本上都將從整個項目清單中產生。
湖北省財經辦副主任趙凌云對本報記者表示:從中部六省的經濟特點看,中部的崛起很大程度上都在于發揮“基”加“橋”的作用上,“基”就是“基地”,中部六省是全國性的糧食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而“橋”就是指做全國的交通樞紐,中部要突圍,關鍵就是把這兩個方面的文章做足。
國家發改委國土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肖金成認為,在武漢城市圈中,武漢的“首位度”很高,相對來講,其他城市與其差距比較大,無法真正形成產業的轉移承接,而基礎設施的完善將為整個城市圈形成一個整體創造前提條件。
湖北省把武漢城市圈的投資重點放在了基礎設施方面。目前,作為整個投資方案的“排頭兵”,武漢大東湖生態水網示范工程,武漢新港、武漢臨空經濟區、“三路”(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武漢市青山至鄂州高速公路,江北快速通道)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已經進入前期工作或啟動階段。
而作為“兩型社會”的綜改區,“兩型”產業投資項目自然也成為投資清單中的另一“重頭戲”,投資規模達到了3388億元,產業項目數占到了項目總數的67.9%。在最終敲定的清單項目中,包括80萬噸乙烯、東風乘用車、武鋼擴能改造、武漢至宜昌鐵路、武漢天河機場三期擴建、中糧集團生豬健康養殖、漢口精武億只肉鴨產業化等一批總投資在50億元乃至100億元以上的項目。
另外,作為全國第一個城市群綜改區,“圈域一體化”的項目總投資也是武漢城市群的投資要點之一,相關投資額達到了1539億元。
湖北省參與綜改實施方案籌劃的人員告訴記者:“湖北省的目標就是要抓住當前國家擴大內需的重大機遇,推進‘兩型’社會建設。”但肖金成特別強調,與國家4萬億投資計劃力求快速拉動經濟不同,武漢城市圈的1.3萬億的投資,將經歷一個較長的實施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