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手足口病標本采集及檢測技術方案
一、采集標本的種類、保存和運輸
(一)糞便標本。
采集病人發病3日內的糞便標本,用于病原檢測。糞便標本采集量5-8g/份,采集后立即放入無菌采便管內,外表貼上帶有唯一識別號碼的標簽,4℃暫存12小時內送達實驗室,-20℃以下低溫冷凍保藏,需長期保存的標本存于-70℃冰箱。
(二)咽拭子標本。
采集病人發病3日內的咽拭子標本,用于病原檢測。用專用采樣棉簽,適度用力拭抹咽后壁和兩側扁桃體部位,應避免觸及舌部;迅速將棉簽放入裝有3-5ml保存液(含5%牛血清維持液或生理鹽水,推薦使用維持液)的15ml外螺旋蓋采樣管中,在靠近頂端處折斷棉簽桿,旋緊管蓋并密封,以防干燥,外表貼上帶有唯一識別號碼的標簽。4℃暫存并在12小時內送達實驗室,-20℃以下低溫冷凍保藏,需長期保存的標本存于-70℃冰箱。
(三)血清標本。
各省(區、市)在手足口病流行年份中均應采集EV71 和CVA16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兒的雙份血清。采集急性期(發病0-7d)和恢復期(發病14-30d)雙份配對血清用于闡明和分析EV71和CVA16感染后IgG和IgM抗體的動態變化,評價血清學抗體試劑盒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靜脈采集3-5ml全血,置于真空無菌采血管中,自凝后,分離血清,將血清移到2ml外螺旋的血清保存管中,外表貼上帶有唯一識別號碼的標簽。將血清置于-20℃以下冰箱中冷凍保存。
(四)皰疹液。
在手足口病的實驗室診斷中,從皰疹液中分離到病毒即可確診該病毒為病因,可同時采集多個皰疹作為一份標本。先用75%的酒精對皰疹周圍的皮膚進行消毒,然后用消毒針將皰疹挑破用棉簽蘸取皰疹液,迅速將棉簽放入內裝有3-5ml保存液(含5%牛血清維持液或生理鹽水,推薦使用維持液)的采樣管中,在靠近頂端處折斷棉簽桿,旋緊管蓋并密封,采樣管外表貼上帶有唯一識別號碼的標簽。所采集標本4℃暫存立即(12h內)送達實驗室,-20℃以下低溫冷凍保藏,需長期保存的標本存于-70℃冰箱。
(五)肛拭子標本。
采集病人發病3日內的肛拭子標本,用于病原檢測。用專用采樣棉簽,從患兒肛門輕輕插入,適度用力弧型左右擦拭數下,拔出后,迅速將棉簽放入裝有3-5ml保存液(含5%牛血清細胞維持液)的15ml外螺旋的采樣管中,采樣管外表貼上帶有唯一識別號碼的標簽。在靠近頂端處折斷棉簽桿,旋緊管蓋,并密封,以防干燥。
(六)尸檢標本。
采集腦、肺和腸淋巴結等重要組織標本,每一采集部位分別使用單獨的消毒器械。每種組織應多部位取材,每部位應取2-3份約5-10g的組織,淋巴結2個,分別置于15ml-50ml無菌的有外螺旋蓋的凍存管中,采樣管外表貼上帶有唯一識別號碼的標簽。
(七)腦脊液標本。
出現神經系統癥狀的病例,可采集腦脊液標本,進行病毒分離或核酸檢測。采集時間為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后3天內,采集量為1.0-2.0ml。采集后立即裝入無菌帶墊圈的凍存管中,4℃暫存立即(12h內)送達實驗室,-20℃以下低溫冷凍保藏,需長期保存的標本存于-70℃冰箱。但EV71感染神經系統時,很難在腦脊液中檢測到EV71病原。
臨床標本在運輸和貯存過程中要避免反復凍融。標本采集后要全程冷藏或冷凍保存和運輸,12小時內送達實驗室。依照《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腸道病毒或潛在含有腸道病毒的標本按B類包裝,置于冷藏保存盒內運輸,盡量縮短運輸時間。可采用陸路或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但在運輸過程中應采取保護措施,避免強烈震動、重力擠壓等現象。在送到省、地、市級CDC實驗室時,包裝盒內應帶冰且包裝完整。在上送標本的同時,需附帶相關的《手足口病病例臨床標本采樣登記表》。
二、標本采集注意事項
在手足口病的實驗室診斷中,從皰疹液或腦脊液中分離到病毒即可診斷該病毒為病因。用于采集咽拭子的無菌拭子要放在標本保存液中,如含5%牛血清維持液。用于分子生物學診斷的標本采集與病毒分離標本的采集方法一樣。為了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標本應在病例發病后盡早采集,盡快檢測。不能立即檢測的標本應冷凍保存。對于血清學診斷,急性期血清應該在發病后盡早采集,恢復期血清在發病兩周后采集。標本保存液的配置見下表:
|
|
保存液
|
Eagle`s液(MEM)
|
|
80.5ml
|
3%L-谷氨酰胺200mM
|
|
1.0ml
|
胎牛血清
|
|
5.0ml
|
7.5%NaHCO3溶液
|
|
3.5ml
|
青、鏈霉素
(各10000U/ml)
|
|
10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