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辯稱并非暴利引發質疑
面對如此巨大的利潤,難怪民生銀行行長洪崎曾感嘆:“銀行業利潤太高了,我們都不好意思公布。”引發公眾對銀行存在暴利的普遍質疑自然也不奇怪。然而,在年報業績發布之后,幾大國有銀行卻異口同聲否認銀行存在暴利,引發公眾質疑。
建行副行長龐秀生表示,銀行日賺幾個億,好像就是暴利,其實這反映的是經營規模的大小,與利潤薄厚并沒有直接關系。而農行行長張云也認為,應該從銀行不同周期的利潤變化、獲得利潤的方式、利潤成長因素以及銀行利潤與同業的利潤率等方面來看待,通過數據說話,可得出更加全面和系統的觀點。
“其實所有人都明白,暴利這個詞在這里更多的帶有感情色彩。”郭田勇認為,這是公眾對存款負利率、對壟斷、對服務的不滿,而非一個簡單的數量界定。在一個較大的市場經濟體內,比較行業的利潤高低,不是看資產收益率,也不是看利潤增長率,最科學的是比較當期凈資產收益率,即資本利得。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數據,2004—2010年,中國銀行業資本利得在15%—20%間,遠高于老百姓一直詬病的石油、煙草等壟斷行業;而2011年資本利得超過20%,只略低于煙草但仍然高于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