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豆收儲機制成業內共識
出臺產業配套措施才是解決危機關鍵
10月21日在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及其聯網市場舉行的國家臨時存儲大豆競價銷售交易會沒有出人意料之外的消息——計劃銷售的50.39萬噸大豆,實際成交0.18萬噸,成交率0.36%,成交均價3750元/噸。其中成交的0.18萬噸都在黑龍江地區,而黑龍江本次計劃銷售國家臨時存儲大豆30.01萬噸。
無論是產業界,還是新聞界,國儲大豆拍賣再次遇冷的消息都沒有人過多關注了。
競拍遇冷是必然
在此之前多次的國儲大豆競價交易中,成交量慘淡,迄今僅10萬噸左右。與此同時,新豆已經開始進入市場。
據黑龍江大豆協會產業發展部部長王小語介紹,目前黑龍江境內八成左右的油脂企業已經開始收購,而根據慣例,油脂企業庫存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開工榨油了。
據介紹,目前黑龍江大豆產區的油脂廠收購價格在1.73-1.82元一斤左右,村屯成交價比較低的在1.66-1.67元一斤左右。這樣的價格明顯低于國儲競拍的底價3750元/噸。
黑龍江金泉集團負責人表示,現在雖說一直傳聞有補貼政策,但是具體如何執行仍不見明確,他的企業雖準備申請補貼,但是并不寄希望于此 能減少虧損。
而來自國家有關部門的消息說,大豆今年的收儲工作也即將展開。這個消息也同時透露,今年的收儲工作可能會修改此前的政策。
對于現行的國產大豆現貨市場價格體系,業界普遍反映“太亂”。國家不斷在對國儲大豆進行競拍,競拍價格居高不下,而按照目前情況,今年新豆也會被國家收儲,收儲價格肯定也不會低于去年,“新豆下來的第一購買者其實應該是嗷嗷待哺的本地油脂企業,可這些企業根本不認同收儲價格”。“競拍價、收儲價、油廠收購價……收儲是為了保護農民利益,也是為了調節市場,如今這種多重的價格體系,還能達到預期目的么?”金泉集團有關負責人認為,“如果一邊收儲,一邊競拍,大豆市場上價格很難平衡。”
改革收儲機制成共識
多重的定價體系造成了國儲豆競拍的一次次遇冷。但是這種冷遇在黑龍江油脂行業中卻被看成是必然:多個油脂企業表示,對于競拍,他們企業根本不派人參加。
黑龍江一位國有油脂企業老總認為,如果繼續走去年的收儲路子,東北油脂企業淪陷就是時間問題。“大豆收儲政策必須調整”已經成為業內共識。黑龍江省大豆協會日前組織的一次活動上,與會者普遍的共識是:讓油脂企業參與到國家臨時收儲中來。
改革大豆收儲機制,似乎正成為共 識,但如何改?業內并沒有統一答案,黑龍江省內普遍的看法是:借鑒今年油菜籽國家收儲的做法,給予油脂加工企業補貼,讓企業消化掉收儲的大豆。
“說來說去,還是國家補貼。”黑龍江省農科院一位專家表示,企業界的這種想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畢竟是從企業角度出發,“說白了,就是希望政府承擔企業的壓力,可是政府為什么要買這個單?”
發改委嚴控產能擴張
與大豆價格混亂局面相對應的,是油脂行業的發展狀況。國家發改委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油脂行業發展狀況被形容為“嚴峻”。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熊必琳介紹,到2008年底,我國大豆壓榨能力已超過8700萬噸,其中有日壓榨500噸以上的加工廠150家,年加工大豆的能力已經超過了7900萬噸,將近8000萬噸。但一個不樂觀的事實是:目前的我國油脂行業實際壓榨量,只有4150萬噸,加工利用率只有50%左右,并且新建和擴建的勢頭不減。
為應對這種情況,國務院日前下發了《關于促進大豆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大豆的主產區和沿海大豆加工區要從保證國家食品安全的戰略高度和全局利益出發,做好本地區的大豆加工業的專項規劃,加強政策的指導和產業發展引導。嚴格控制大豆油脂產能的盲目擴張,避免無序的競爭。根據這個政策,原則上不再準入、核準新 建和擴建的大豆油脂項目。
據透露,大豆油脂加工產能過剩和大量進口沖擊的問題,已經引起國家決策部門的警惕,國家發改委決定:結合國務院公布的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加大油脂工業的結構調整力度,加快調整落后的產能,鼓勵和引導內資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方式,發展優質產能,促進產業升級。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的關于大豆加工行業的政策表態,已經引起黑龍江境內油脂行業的極大關注。
“控制產能,就是要淘汰落后產能,毫無疑問,東北地區,尤其是黑龍江地區油脂廠要受到最大沖擊。”黑龍江金泉集團董事長金海龍認為,黑龍江雖然地處大豆主產區,但國儲政策施行之后,每年700多萬噸產量進入國儲系統,黑龍江本地數百家油脂加工企業絕大多數都面臨吃不飽甚至無豆可榨的局面。“黑龍江地處內陸,本地產的大豆只能被本地企業零散收購,而進口豆供應穩定,這樣的情勢下,只能是黑龍江的油脂企業先死。”
產業配套政策亟待出臺
據美國農業部10月13日發布的油料作物展望報告,2009年美國大豆出口以前所未有的勢頭迅速增長,對中國大豆加工企業的出口更是異常活躍,中國進口的數量占到美國將來全部出口量的61%。與此同時,南美大豆對華出口也不甘示弱。而且南美大豆一般都比美國大豆便宜,因此,一 段時期內,南美、北美進口大豆共占中國進口市場的局面就會成為必然。
面對美國和南美大豆的圍攻,今年將繼續實行臨時收儲的國產大豆價格成為關鍵。大豆臨時收儲價格去年是每斤1.85元,既高于美國大豆也高于南美大豆,正是因為價格優勢,進口大豆今年洶涌進入中國市場。
理論上,只有放低大豆臨時收儲價格,才有可能與美國大豆和南美大豆站在相同的價格水平線上。但是降低大豆臨時收儲價格,難以讓國內的豆農滿意。實際上由于去年大豆臨時收儲給豆農帶來的實際效益不多,今年已經有很多農民將一部分耕地改種水稻或者玉米。根據統計,今年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減少10%左右,如果今年降低收購價格,來年大豆種植面積還會減少。
黑龍江大豆協會近期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受災的一些地區,大豆種植成本達到每斤1.5元~1.6元,降低臨時收儲價格導致豆農收益減少,肯定會影響豆農的積極性。
“如果今年臨時收儲價格維持或者高于去年的每斤1.85元,除了讓美國大豆和南美大豆漁翁得利之外,收儲大豆將來如何消化也是一個大難題。”王小語認為,保護農民利益僅是收儲政策的一個目的,“如何讓油脂行業發展起來,讓整個大豆產業都良性發展起來,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糧食安全。因此,大豆產業的配套措施整體出臺,才是解決目前大豆危機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