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2日發布《關于完善中小企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首日交易監控和風險控制的通知》,旨在配合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和IPO重啟,警示和防范股票上市首日過度炒作風險。
與原來的風控規則相比,《通知》凸顯臨時停牌措施在警示和控制股票上市首日風險中的核心作用,同時采用盤中成交價格較開盤價漲幅的停牌指標,并減少停牌次數,縮短停牌時間,體現了尊重股價的市場化形成機制與打擊違規操縱行為并重、保障投資者交易權與警示股票交易風險并重的監管理念。
《通知》對股票上市首日的交易監控和風險控制主要作了四方面修改:一是改革停牌閥值的計算指標,以盤中成交價格較開盤價的變動幅度,取代盤中漲幅與開盤漲幅之差,作為計算實施臨時停牌閥值的依據;二是實行兩檔停牌制度,即當盤中漲幅或跌幅達到或超過20%和50%時,各停牌30分鐘;三是取消盤中換手率達到80%時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的規定;四是統一各類股票上市首日交易制度,除中小企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首日交易適用本通知外,恢復上市、股改方案實施復牌首日等其他無價格漲跌幅限制股票的交易,也參照本通知執行。
《通知》還強化了上市首日交易監控和對重大交易異常賬戶的處理力度,并對證券公司在投資者教育和交易行為規范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通知》規定,深交所將密切監控上市首日的委托和交易,并可根據市場情況采取進一步的風險控制措施;對通過大筆集中申報、連續申報、高價申報或頻繁撤銷申報等方式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的賬戶將依據有關規定采取限制交易、提請證監會稽查提前介入或立案調查等措施。
《通知》進一步明確證券公司在新股上市首日合規交易和風險控制中的責任與義務,要求證券公司切實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教育和交易行為的規范與指導,并積極配合交易所的自律監管工作;對不盡責配合的證券公司,深交所將依據有關規定采取紀律處分等措施。
據深交所金融創新實驗室對2006年6月19日“新老劃斷”后至2009年6月前發行的223只中小板股票所作的一項研究顯示,新股上市首日交易中,71.5%的投資者是第一次參與上市首日交易,交易經驗不足;從成交分布看,多達54.45%的投資者是在發行價漲幅300%以上時追漲買入的,具有典型的“羊群效應”特征;但20個交易日后,上市首日買入的投資者虧損比例過半,其中炒作最為嚴重的22只股票虧損比例更高,最高的某只股票投資者賬戶虧損比例高達99%,而且賬戶市值在10萬元以下的投資者虧損程度最為嚴重,虧損金額高達1.97億元。深交所提醒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要充分認識上市首日和新股交易中的潛在風險,理性投資,不要盲目跟風炒作,并及時關注深交所的有關風險提示和臨時停牌公告。
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深交所還將繼續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包括上市首日在內的各類交易監控和風險控制制度。
深交所2007年4月發布的《關于加強恢復上市和股改方案實施復牌首日股票交易風險控制的通知》和2007年8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板股票上市首日交易監控和風險控制的通知》同時廢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