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昨日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在上海市和廣東省內四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結合此前中國央行與韓國、馬來西亞等6個國家和地區簽訂的6500億元的貨幣互換協議,可以預見的是,這將擴大人民幣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使用范圍,也意味著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在提升,但人民幣是否會像前幾天我們回顧的英鎊、美元、日元那樣就此崛起,成為國際硬通貨?今天的《貨幣戰爭》系列節目,我們就來回顧人民幣是如何由弱到強以及它今后的命運?
計劃經濟時代人民幣被嚴重高估
1948年12月1日,在解放戰爭激戰的槍炮聲中,人民政府的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就已經先于共和國而成立。
由于剛剛歷經數十年戰火的洗禮,當時中國的經濟肌體幾乎完全癱瘓。年輕且沒有經驗的新中國央行要面對的,除了一個嚴重通貨膨脹的爛攤子,還有各解放區分散發行的各種貨幣。人民幣從此正式走上了新中國的政治、經濟舞臺。
這就是當年發行的的第一版人民幣,它一共印制發行了12種面額、62種版別,樣式之多,超過了后來的任何一套人民幣。
更令人記憶深刻的,是這套人民幣面值從1元到5萬元,跨度之大,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建國之初物價波動的驚人幅度。
由于國內物價猛漲,而國外物價穩定甚至下跌,當時的人民幣對外也極其不穩定,1949年3月600人民幣可以兌1美元,到了1950年3月,就變成42000人民幣才能兌1美元,短短一年時間,匯率大幅度下跌多達52次。
丁志杰:“那也就是說在那個一年多一點的時間里面,人民幣的貶值達到98%以上,那就是說人民幣基本上開始一文不值?!?/p>
但隨后,經濟運行很快憑借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穩定下來,1953年,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新的人民幣也開始發行,按1萬元舊幣折1元新幣進行兌換,人民幣匯率在之后的16年間都保持了一條平整的直線。
吳念魯:“到了55年,56年以后,這個人民幣的牌價基本上沒有動,為什么沒有動呢?就是人民幣的牌價只是作為一個計劃,計劃上這么一個,一個核算這么一個指標,比如說我進口我需要多少外匯了,那么這時候我就給你多少多少人民幣,那么我這個出口,比如說我是多少了,然后我就算,統計,比如我出口是多少多少美元了,那么反回來折合人民幣是多少,只是算一個折合的價格?!?/p>
根據這樣的計劃,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長期穩定在2.4618:1,簡單地從數字上看,當年的人民幣似乎相當值錢,但實際上在對外貿易中,比人民幣牌價更有價值的卻是另一個價格——換匯成本。也就是說,以商品出口成本計算,用多少人民幣能換回一美元。
吳念魯:“我記得在63年時候,當時我在中國銀行,我們搞外貿信貸的人做過一個調查,當時做過一個調查以后,當時的人民幣對美元的換匯成本大概是6塊多錢,6塊多錢,就是一個美元要合6塊多錢人民幣?!?/p>
2塊多的外匯牌價和6塊多換匯成本,顯示出人民幣已經被嚴重高估,這給當時的匯率制度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吳念魯:“當時覺得應該是,是不是應該調整人民幣的匯率,應該調整,但是實際上后來覺得調整不調整,應該問題不是很大,就是沒有什么更多的現實意義,為什么呢?因為當時人民幣的對外的匯率只是作為一個統計用的,只僅僅作為一個統計用的,那么總體來說全部歸到財政。”
這種匯率制度不可避免地讓當時的外貿出現了一個畸形的現象:一方面國家提出千方百計要擴大出口,但一方面出口越多,虧損越大,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1978年。
在計劃經濟時期,人民幣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保持了穩定,但是中國作為一個封閉的經濟體,與世界經濟體系基本絕緣,經濟實際上已經陷入了空前的泥潭,從1958年至1978年,20年間中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不到4元,農民人均收入增長則不到2.6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