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四川災區的最新消息,當地金融機構已經在為落實監管部門的特殊金融政策而忙碌,而銀行也將準備投入百億以上的重建貸款幫助災區煥發新生。
政策急速落地
災后數日,特殊金融政策連番出臺,先是央行同意受災嚴重的成都、綿陽等6市州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暫不上調,這一做法國內尚屬首次。
是次受災的6市州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包括成都市商業銀行、綿陽市商業銀行、德陽市商業銀行、雅安城市信用社,以及部分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等,涉及的存款總規模在600億左右。因此,僅存款準備金一項,可為6市州地方金融增加數億元的信貸和流動資金。
人民銀行成都分行一負責人稱,總行的政策他們會嚴格執行并且盡快落實,同時也要將災區的實際情況向上匯報,保持溝通渠道。
同時,針對災害對銀行貸款的影響,在19日晚間,央行、銀監會緊急發布的《關于全力做好地震災區金融服務工作的緊急通知》,決定對災區不能按時償還各類貸款的單位和個人,不催收催繳、不罰息,不作不良記錄。
“信貸部門和在家的領導一早已經在開會了。”5月21日,成都市商業銀行一名員工在電話里對本報記者表示,“昨天剛收到上面的文件,要對貸款客戶進行特殊處理;開會主要還是討論哪些情況免息、哪些情況視為呆賬,估計要明天就會有結果。”
成都市商行另一部門負責人稱,經過核實,因受災房屋受損等因素導致無法按時還款的客戶,他們首先給予借款人三個月的免息寬限期,同時不計入信用記錄;但由于借款人情況復雜,受災程度也不同,而且目前無法掌握全面的信息,因此,執行的細節可能需要逐步完善。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成都市商行總資產569.62億元,貸款余額308.81億元,115個網點為上百萬的客戶提供服務。
同樣的情況也在綿陽市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中,在電話中,綿陽商行人士表示,雖然貸款損失和客戶的實際情況沒有辦法一下子核實,但是,迅速制定實施細節并把它公布,可以安撫大家的心情,對群眾和銀行都有好處。
未雨綢繆
在余震的危險下,四川很多銀行的辦公人員全部撤到了一樓,甚至是辦公樓外面的空地上,它們在努力恢復網點金融服務的同時,重建貸款發放業已提到議事層面。
即將到來的重建,百廢待興,數額巨大的資金缺口將如何彌補成了當務之急。
事實上,重建貸款已經在發放過程中。四川省銀監局人士透露,近日中國進出口銀行成都分行以擔保貸款方式向成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發放6億元中長期抗震救災應急專項貸款,主要用于重災區的救災物資采購、災民安置、電網電力、公路交通、電信通訊、供水供氣以及工程機械、水泥建材、醫藥器械等物資的生產和采購等。
四川省銀監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19日,各銀行機構發放的災后重建貸款已達35.89億元,較18日增加8.85億元。其中,國家開發銀行增加5000萬元,農業銀行新增4.96億元,建設銀行(愛股,行情,資訊)增加1.20億元,農村信用社增加2.20億元。
前述成都市商行負責人介紹,網點坍塌等損毀嚴重的網點,他們用改裝的公交車作為臨時的服務點,在盡快提供存取款服務的同時,也在逐步核查企業和個人貸款客戶的資料,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準備。
該人士還透露,成都市商行計劃向受災地市首批3億元的重建貸款,總額最高可能達到10億元;借款人主要是地方政府的城建集團等主體,同時給予優惠的利率,具體細節正在制定當中。對于一年新增貸款僅100億的城商行來說,這筆重組貸款金額也不小。
四川銀監局人士稱,目前,中國進出口銀行四川省分行已向總行申請5-6億元的災后重建信貸資金,國開行四川省分行已向總行提出申請,擬向四川受災地區提供100億元以上的額度的災后重建貸款。隨著各家銀行的加入,相信重組貸款規模會越來越大。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認為,災區下一步即將開展的重要工作是災后重建,預計重建工作將以財政資金投入為主,但銀行信貸的作用也很重要,特別是對于一些可商業化的固定資產投資、基礎設施、企業生產恢復等資金需求,信貸投入有可能成為主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