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次貸危機爆發后,信用評級機構因未能及時提示“風險”而遭遇多方詬病。近期,美歐監管部門紛紛展開對評級機構的系列調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22日表示,證交會正在考慮制定更加嚴格的規定,以減少信用評級行業中的利益沖突。
限制措施將出臺
考克斯在美國國會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說,證交會近期將出臺新規定,尤其將限制評級機構的咨詢業務。新規將禁止信用評級機構向債券發行商提供咨詢服務,并將禁止信用評級機構對那些他們參與設置的證券進行評級。
考克斯表示,2004年到2006年,結構性金融產品的交易總量逐步增長。“監管方將關注,在此基礎上有沒有信用評級機構擅自更改評級方式。”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克斯利托弗·多德表示,將進一步調查信用評級機構失實情況,“這些信用評級機構可能為爭奪業務而給出更多樂觀評級。”此外,有參議員在聽證會上提出建議,在信用評級機構屢次作出不準確的評級情況下,政府應當暫停這些機構的營業資格。
考克斯還指出,有可能將提請針對評級機構進行立法。自去年開始,證交會已經派出近40名人員調查與次貸相關的信用評級機構。“最早將于今年夏天向國會提交報告。”考克斯說。
評級系統須改進
除美國證交會做出限制評級機構的表示外,其他監管部門也紛紛將次貸矛頭指向信用評級業。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本月初呼吁,重新審視現行監管制度和評級系統,短期內降低金融動蕩對美國經濟的沖擊。伯南克指出,美國此次以次貸危機為代表的金融動蕩,主要由美國金融機構和投資人在“貸款并證券化”模式下的實際操作中,對風險的低估和管理的松懈引起的,具體表現為信用創造者不合理的激勵機制 、評級機構的失誤和跨國金融機構薄弱的風險管理。
伯南克表示,市場投資者未來將不會僅僅依賴信用評級公司的評級就做出投資決定,而會要求信用創造者和支持者提供更多的相關產品信息。
在3月份舉行的歐盟領導人春季峰會上,歐盟27國領導人在題為《歐洲的金融體系:適應變化》的總結性聲明中,也要求銀行加強對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金融機構必須通過提高信貸評級和重整信用評級機構不斷制約自身。
自次貸危機爆發以來,標普、穆迪、惠譽等評級機構備受質疑,有輿論認為恰是這些評級機構使得次貸危機惡化。在次貸危機爆發前,評級機構給予了次貸相關債券高信用評級,使得這些債券可以輕而易舉地在市場上銷售;次貸危機爆發后,這些曾經的高評級債券價值大幅縮水,評級機構不得不迅速調低評級,造成投資者巨額虧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