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都市報》報道,近日,深圳市民在銀行柜臺或者ATM機上取款時遇到了限制。多家商業銀行稱,他們接到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的通知,對現金取款設定額度,個人客戶每人每天不得超3萬元;部分銀行ATM機晚9點至次日早7點停止提現。銀行建議市民進行大宗消費的時候多考慮刷卡或轉賬。
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辦理個人儲蓄存款業務,應當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商業銀行應當保證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支付,不得拖延、拒絕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毫無疑問,深圳的銀行關閉了ATM機部分時段的取款功能,已經侵犯了儲戶的取款自由。沒有任何法律限制居民一次性取款的數額,只是出于銀行自身運作的需要,在今年之前,銀行普遍規定,一次性提取20萬元以上現金要提前預約。今年起實施《反洗錢法》以來,各銀行規定:在銀行營業網點一次性提取5萬元人民幣以上,須提前一天預約。預約不等于取款數額限制,深圳銀行的做法顯然不合規矩。
從實際效果來說,這些限制也成問題。我國的金融網絡和支付體系并未發達到不用現金也能暢通無阻的地步,市民在處理商務活動和生活事務的時候,急切間用到3萬元以上的現金是常有的事。再說,深圳地處南方,氣溫較高,人們有在夜間消費的習慣,半夜到ATM機上取錢也是常有的事。可想而知,銀行的做法會給市民造成很大不便。此外,它還會引起市民無謂的猜疑:如此限制,是不是銀行的現金流出了問題?假如這種猜疑在群眾中蔓延開來,演變成恐慌性擠兌,銀行方面又何以應對?
這些立竿見影的不便和可能發生的混亂,都很容易預先想到。銀行為什么冒這樣的風險,銀行方面沒有公告,公眾不得而知。人們的一個普遍看法是:今年以來,股市大熱,樓市價高,銀行存款大搬家。前兩天,央行又把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到13.5%的歷史新高。兩方面因素加在一起,銀行可用于放貸的資金減少,為了不影響收益,就有意延滯交付儲戶的資金。
不管出于怎樣的理由,深圳的銀行無權給儲戶取款設置障礙。如此“悍然”之舉,跟銀行業多年以來形成的傲慢自大有關系,跟各商業銀行之間經常性的“假競爭、實串通”有關系。說是大大小小的商業銀行之間是競爭關系,競爭本來應該帶來服務越來越好、收費越來越低的結果,可公眾面對的卻是越競爭收費名目越多、收費額度越高的局面。這兩年,各大商業銀行先是聯手強推跨行查詢收費,在公眾的激烈反彈之下,不情愿地罷了手。沒過多長時間,建行、中行、農行、工行又在不同地區,將境內跨行ATM機取現手續費由2元/筆上調為4元/筆。
更有甚者,銀監會和央行前不久聯合出臺了房貸新政,提高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銀行不愿意為了宏觀調控大局而放棄房貸的肥肉,群起在“第二套房”的認定上大做文章,讓新政的威力在正式實施前就削減了大半。從種種乖謬的表現看,銀行業已經形成了為既得利益而“戰”的巨大慣性,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都有辦法對付,動動普通儲戶的權益更是不在話下了。原先還是各商業銀行的總行出面與儲戶爭利,現在連地方銀行也敢干預儲戶的取款自由了,可見這種傲慢和霸道已是普遍的風氣。
問題已經很清楚,就看監管部門如何出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