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總水平同比上漲3.4%。這一漲幅略低于此前大多國內外宏觀經濟分析師的預期,但創下了年內月度新高,并創下27個月高點,CPI增幅也由此連續三個月觸及或突破3%的加息“警戒線”。分析人士認為,通貨膨脹的趨勢或已形成,債券市場的漫漫熊途將全面展開。
6月12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5月份相關經濟數據,其中,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3.4%。食品價格上漲8.3%,非食品價格上漲1.0%。從月環比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月上漲0.3%。東方證券張揚認為,正如人們實際所感受到的,肉禽類和蛋類等價格的快速增長使5月份CPI環比增幅高于歷史均值水平。CPI走高主要原因其一是去年年末,受國際糧價上漲的影響,由于國際糧食產量去年減產,造成去年國際糧價提高,繼而影響到中國的糧食價格在去年后兩個月出現上漲,從而帶動CPI在去年年末兩個月連續跳躍增長,這對今年全年CPI同比走勢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二是由于食品價格的傳導效應,糧價首先會帶動飼料價格,進而帶動肉禽雞蛋等價格的上漲,使得5月CPI環比高于歷史均值。由于6月份翹尾因素達到了3.1,6月份CPI將在4%左右,通脹壓力不容小視。
5月份,中國的貿易順差再創新高,為224.5億美元;而國家信息中心的最新的報告認為,當前國民經濟總體上呈現偏快的增長態勢,預計2007年全年GDP增長10.5%;貿易順差達到2500億美元或以上。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維持人民幣匯率緩慢升值的決心沒有動搖。業內人士預計,通貨膨脹或成應對經濟過熱的一種手段。支持這一觀點的主要理論依據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蒙代爾教授的“不可能三角理論”。他認為,在一個開放型的經濟體中,經濟增長、匯率穩定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難以完全實現,在匯率難以大幅抬升的背景下,為抑制當前的經濟過熱,加速國內宏觀經濟的通貨膨脹將變得不可避免。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王東京教授認為,盡管通脹會危害經濟,需要警惕,但相比匯率上升,危害要小得多。何況在當前情況下,保持適度通脹不一定是壞事。政府可以利用通脹,但必須調控有度,而且即使是適度的通脹,政府也得有補臺的措施,至少有兩點,一是提高社保標準,二是加息。
分析人士指出,5月份CPI增速創下27個月高點,且使得中國連續第六個月處于實際負利率之中,顯示物價上漲壓力巨大,政府推出進一步緊縮措施已經箭在弦上。上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正密切關注豬肉等食品價格的上漲,央行將觀察5月份全面數據,再決定下一步宏觀調控舉措。恰好在昨日,央行公布的金融運行數據顯示,5月份貸款投放依然維持了較高的同比增幅,而儲蓄存款的降幅卻創出了新高。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認為,這些數字應該已經表明央行將繼續采取緊縮性措施。中信證券( 60.99,0.39,0.64%)研究部則在其最新報告中預計,中國可能在二、三季度之間迎來第三次加息,幅度為27個基點,以扭轉過低的實際利率、應對通脹的趨勢性上升以及防止潛在的投資和信貸反彈的需要。
面臨這樣的預期,債市昨日的反應更為直接。上證國債市場6月12日小幅高開,隨后即震蕩下行,刷新了自2006年9月中旬以來的新低,在K線圖上,呈現一根光頭光腳的中陰線。而如果從3月12日的111.96點算起,上證國債市場已整整陰跌了3個月。盡管許多交易人士認為,本次加息的預期已被市場的下跌所消化;但周邊市場近期沸沸揚揚的加息潮還是讓投資者仍心有余悸。針對當前的調整,業內人士表示,債券市場其實已全面步入了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