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證券市場風險警示語。前些日子隨著股指的連創(chuàng)新高,部分投資者將這句話改編成了“股市沒風險,入市要大膽”。是的,現(xiàn)在是牛市,但牛市就沒有風險嗎?要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看一看我國臺灣證券市場的一段歷史。
臺灣加權指數(shù)從1987年開始,為1,000點左右。巧合的是,它接近國內A股四年熊市之后2005年年底上證指數(shù)的水平。9個月后,臺灣加權指數(shù)達到高點4,673.14,而之后三個月出現(xiàn)調整,回落至2,239.80點,下跌了53%左右。接下來的9個月該指數(shù)再次大幅上升,達到8,789.78點,然后又是三個月的下跌,回落至4,873.18的低點,下降了45%。一年之后指數(shù)達到高點12,495.34(過去17年中再也未能超越此水平),而隨后的8個月大幅下跌,于1990年10月1日達到2,560.47點。1990年年底,臺灣加權指數(shù)小幅反彈至4,530.16點。從臺灣的情況來看,1987-1990年間的三年泡沫出現(xiàn)了兩次為期三個月的調整,調整幅度都在50%左右。兩次調整之后又都出現(xiàn)了9個月的大幅上漲,而1990年的最后一次暴跌基本使得臺灣大部分散戶投資者傾家蕩產。
回顧這段歷史,并不是說現(xiàn)在A股將追隨臺灣20年前的走勢。內地和臺灣情況不同,歷史也從來不完全重復自己,但我們可以借鑒歷史。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牛市中股票價格并不是一路上漲,而是有漲有跌,存在著波動和回調,有時波動和回調的幅度非常大。
證券市場有三個事實大家必須注意:
其一,一個完整的牛市周期是事先無法準確預測的,一個牛市周期中會有幾次調整及調整的幅度和時間也是沒有辦法事先準確預測的,不確定性是證券市場的基本特征之一,同時它也是證券市場的魅力所在。對此所謂的預測分析不過是一種幻覺,預測分析結果與市場運行結果一致只不過是一種巧合;
其二,投資者的弱點即貪婪和恐懼、投資過程中的追漲殺跌心理傾向具有普遍化特征,不同的投資者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市場整體上不可能跨越這種弱點的影響;
其三,任何理性經(jīng)濟人的投資都是有時限的,因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總是隨時會有各種消費和支出需求。
問一下我們自己:牛市中股票價格會一直上漲嗎?我們能事先準確預測牛市何時結束嗎?我們能事先知道市場會調整及調整的幅度和時間嗎?我們能完全克服貪婪和恐懼、追漲殺跌兩種弱點嗎?我們能無限制延長投資期限嗎?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們怎么能保證自己就不是那個在臺灣股市8789點左右買入、4873點附近賣出的人呢?接下來得出的結論可能會讓大家感到非常失望:無論是你還是我有偶然性,但牛市中必然會有投資者賠錢。
這是個聽起來有點令人沮喪的結論,但將再次被市場證實。那么,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者應該怎么辦?其實中國證監(jiān)會主席尚福林已經(jīng)告訴了大家:“確實需要充分認識風險,投資者特別是廣大老百姓要對自己的資產管理行為負責,不要輕信所謂的市場消息。對于普通百姓來說,炒股要有點‘閑錢、閑時間和閑心的三閑境界’”。
近期,監(jiān)管部門一再強調要切實做好投資者教育工作,目前這項工作正有序展開。其實,在這項工作中,普通投資者更應該主動參加,深入了解和掌握投資風險,增強自我風險意識,做到適度投資,理性參與,牢記“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馬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