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公布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一五”規劃提出:
○基本形成適合國內外投資者共同參與的、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市場體系
○基本形成以具有行業領導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金融機構為骨干、中外資金融機構共同發展的多元化的金融機構體系
○基本形成與我國經濟發展需要相適應的金融產品創新和交易中心
○基本形成符合國際通行慣例、規范有序的交易制度和法律體系等金融發展環境
□本報綜合報道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一五”規劃昨天正式公布。規劃擬定了一系列的量化目標:預計到2010年,上海金融市場直接融資額(包括在上海金融市場發行的股票、國債、企業債券、企業短期融資券等)占國內融資總額的比重達到25%左右;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到80萬億元左右;上海金融機構資產總額占全國金融機構資產總額比重達到10%左右;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繼續保持國內領先,逐步實現國際接軌。
“十一五”期間,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指導思想是“以國家戰略為統領、以增強集聚和輻射能力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強化監管為保障、以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為基礎”。
圍繞指導思想和目標,上海確立了“十一五”期間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主要任務:
第一,上海將加強金融市場體系建設,增強金融市場功能。較為完備的金融市場體系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優勢,不斷增強金融市場的功能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關鍵。
到2010年末,預計上海貨幣市場年交易額將達到40萬億元,成為全國資金集散中心;上海證券市場市值達到7萬億元,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股票市場之一;上海期貨交易所建設成為世界排名前10位的有重要影響力的交易所,成為重要的國際商品定價中心;黃金市場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市場;產權市場發展成為全國性產權交易市場。
上海將以豐富金融市場產品為突破口,通過大力發展金融衍生品和固定收益類產品,擴大市場規模,提高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增強金融市場的集聚和輻射能力。
同時,上海將抓住我國利率、匯率制度改革以及金融對外開放不斷推進的機遇,豐富市場交易主體,建立市場主導的金融產品創新機制,促進金融市場的聯動,加強金融市場基礎建設,提高市場運行效率。
第二,上海將加強金融機構體系建設,增強市場主體的綜合實力。“十一五”期間,上海將以吸引和培育骨干金融企業為重點,加強中外資金融機構共同發展的多元化金融機構體系的建設,大力發展為金融業服務的金融輔助產業,保持和增強中資金融機構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的國內領先地位,保持和增強上海作為外資金融機構主要集聚地和總部所在地的地位。上海還將加快培育我國支付卡品牌,爭取在“十一五”期間從上海誕生一個屬于中國的世界級支付卡品牌。
到2010年,預計上海銀行業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4.5萬億元和3.2萬億元;保險深度達到5%左右,保險密度達到4000元。
第三,上海將改善金融運行的基礎條件,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金融生態環境是影響金融運行的效率和質量的各種要素的總和,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基礎。“十一五”期間,上海將加強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務,著力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加強金融法治環境、金融安全穩定機制和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加強金融集聚區建設和金融人才隊伍建設,不斷規范政府的金融行為,使上海金融生態環境水平繼續保持全國領先、逐步實現國際接軌。
同時,上海將大力推進金融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網上銀行、網上證券、網上保險業務,提高網上業務比重。上海還將完善高效便捷的用卡環境,使商戶普及率達到70%以上,提高持卡消費額占社會消費總額的比例和用卡普及率,使持卡消費額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40%以上。
第四,上海將努力完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推進機制,形成建設合力。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上海將形成舉全市之力推進的領導機制。并請中央在滬金融監督和管理部門等就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大事項及時進行協商、推進和指導,將充分發揮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的作用,加強區域和國際金融合作,進一步完善促進金融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發揮金融同業協會的規范自律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