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美伊角力:伊朗局勢走向何方?

2012年01月31日16:05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張茉楠 美國 伊朗 美伊局勢 中東 中國 能源

2011年末以來,國際政治安全局勢的最大風險就是伊朗局勢的惡化。隨著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布伊核報告,伊朗多次舉行軍演并發出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警告,美國核航母集聚海灣地區,以及歐盟通過對伊朗石油禁運協議,圍繞伊朗核計劃的局勢驟然升級。盡管對伊朗發動全面戰爭的概率很小,但中東局勢錯綜復雜,國際原油價格仍將維持極高的風險水平,而這將進一步拖累本已經十分脆弱的世界經濟復蘇,中國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一、制裁伊朗背后:美國欲尋求在中東新的利益架構

二戰后至今,美國一直都在謀求世界的霸主地位,并試圖建立在其主導下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中東作為美國建立新秩序的戰略要地,備受美國重視,蘇聯解體后的十多年的時間里,美國一直在一個“無級的中東”享受著“沒有競爭的霸權”,然而這一切正在發生改變,這是美國打擊伊朗的根本原因。

(一)美國為維持自始以來在中東獲取的巨大經濟、石油等戰略利益。美國政府曾多次系統闡述其在中東的重大戰略利益:一是石油利益。半個世紀來,美國海軍始終在波斯灣附近保持大量軍艦。所有這一切,旨在中東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探明的石油儲量達1000億噸,占全球總量的60%;二是國家安全利益。主要包括:美國提出的“遏制激進民族主義國家的挑戰,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打擊恐怖主義活動”等方面;三是中東主要盟國的安全,尤其是以色列和海灣君主國的安全。以色列和海灣君主國的事關美國在中東戰略部署,也是美國維護海灣及中東安全的保障線。四是經濟利益。中東國家大部分十分富有,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廣闊前景的商品和勞務市場。多年來美對中東地區的出口額均在百億美元以上,并呈上升趨勢。五是軍火貿易。中東一直是世界重要的軍火貿易市場。據統計,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東各國軍費開支總額高達6000億美元,中東武器交易額占世界軍火貿易的三分之二,是世界最大的武器銷售市場。為了維持國內龐大的軍火工業和賺取豐厚的利潤,美國與西方國家在中東軍火市場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從1990年底到1992年初,美就向中東地區出售了價值190億美元軍火。此后,美還同中東許多國家簽訂了上百億美元的供貨合同,市場前景十分誘人。

(二)美國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霸主地位受到嚴重挑戰和沖擊。美國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霸主地位主要體現在三方面:首先,石油美元的霸主地位。1975年美國與OPEC達成用美元為石油定價的協議,將美元與石油便綁定在一起,世界石油交易大多以美元計價和結算;其次,石油價格的制定權。20世紀80年代以來,紐約商品交易所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幾乎壟斷了全球范圍的主要石油期貨交易,主導了世界石油價格的話語權。再次,石油資源的控制權。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其石油消耗量占全球消耗總量的42%。作為國際能源市場上的重要參與者,長期以來美國將其能源政策置于全球戰略中的重要位置,美國的資金幾乎涉足全世界所有產油氣的地區和國家。目前,美國通過軍事打擊、經濟合作、投資、協商對話等手段實際控制著中亞、中東、西非和北美地區將近70%的石油資源。

伊拉克戰爭后,尤其是進入2006年,面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一些產油國基于自身經濟實力的提升和地緣政治方面的考慮和中國、印度等重要的原油進口國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雙邊石油勘探、開采和貿易合作,成立了一系列以歐元或本國貨幣計價的石油交易所,并在石油交易中越來越多地考慮使用歐元定價,以穩定提高自己的收入和增強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話語權,減弱美國的控制與掠奪。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更進一步削弱了美元的地位,美國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戰和沖擊,美國欲重塑霸主的意愿愈發強烈。

(三)經濟、能源增長重心加速東移成為美國戰略調整的重要原因。隨著亞洲等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崛起,經濟、能源增長的重心也開始加速東移。從現有的石油需求結構來看,美國以 21.7%的全球占比位于第一,而中國則緊隨其后。在全球十大石油消費國中,“金磚四國”都位列其中,并將成為未來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按照BP世界能源統計的數據,在2000至2010的十年間,世界基礎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水電和核電,未計入新能源)消費總量的年增率為2.67%,北美、歐洲和獨聯體地區的這一增長率僅為0.20%,亞太區(不包括獨聯體和中東)這一數字為6.34%,而這其中居前列的是中國和印度。這使兩國占世界能源消費量的份額由2000年的9.02%和3.44%,分別提高到2010年的20.82%和4.38%,這樣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對新興經濟體的能源需求的抑制和反抑制爭斗逐步展開,因此,控制了伊朗,就掌控了“世界油管”的開關,就等于控制了嚴重依賴中東石油供給的新興經濟體,等于斷了新興市場的石油“通路”。

與此同時,美國正抓緊戰略東移,一方面美國越來越多的介入亞太事務,欲以APEC代替東盟,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干擾和取代東盟與中、日、韓(10+1、10+3)日趨發展的自由貿易區。而另一方面,美國“新軍事戰略”宣稱不再參與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進行的曠日持久的大規模維穩軍事行動,也不會同時進行兩場大的戰爭,而是要集中精力打一場主要的戰爭并擁有部署兵力的能力,以遏制另一個主要的潛在對手發起另一場大的沖突,即“1+戰略”。

可見,打擊伊朗是美國新軍事戰略的近期目標,遏制潛在對手中國是美國新軍事戰略長遠目標。美國新戰略報告中的“突破中國、伊朗等國家‘阻止美國進入南海、波斯灣及其他戰略地區的任何行動’”,毫無疑義地把矛頭直指這個地區。因此,只有掃除伊朗的障礙,美國才可能進一步推進它的“亞太新戰略”,從而盡可能延長美國的全球霸權。

(四)伊朗危機是美國等西方體系諸國試圖加強對中東地緣控制的最后努力。在2011年初席卷幾乎整個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之春”革命雖然以其表面上的“民主化”而為諸多西方媒體交口稱贊,但掩蓋在“民主化”背后的卻是西方勢力在這一地區控制力的逐步消退。而在這種情況下,伊朗相對優勢的經濟軍事力量與政治地位就成為了其在該地區的核心優勢——這種優勢對于長期以來一盤散沙的阿拉伯世界而言,無異于是一個主心骨和強心針。種種跡象表明,在業已發生的伊斯蘭革命中,中東伊斯蘭各國已經出現了廣泛的向伊朗靠攏的傾向。這種傾向對于一直意圖控制該地區的西方體系諸國而言,無疑是十分危險的。因此,表面上看是伊朗核武器計劃以及石油資源問題而爆發的伊朗危機,實際上,伊朗危機可以看做是搖搖欲墜的西方體系諸國試圖加強對中東能源產地控制的最后努力。

1   2   3   4   下一頁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