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審計署網站報道 10月28日,審計署向社會公告了“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績效審計調查結果。針對這次審計調查的有關情況,審計署相關部門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這次審計署組織對“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的績效情況開展審計調查的背景是什么?
答:在經濟快速增長和社會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保護水環境質量、滿足不同功能需求是世界上許多國家面臨的一個共同難題。與許多國家一樣,我國也正在面臨著水污染嚴重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國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有關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規,實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管理措施。然而,由于粗放型的快速經濟增長超過了所能采取的各種水污染防治努力,水污染問題已經嚴重制約到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資源環境審計是審計署的一項法定職責,審計署應當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方針方面發揮一定的推動作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三河三湖”是我國水污染治理的重點,從“九五”開始,國家在幾個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中,都把“三河三湖”的治理列為環保工作的重點,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投入了大量的治污資金。2007年5月,太湖藍藻暴發事件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審計署組織了“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績效審計調查。
問:這次審計調查的指導思想和目標是什么?
答:治理“三河三湖”污染是水污染防治的重點,水污染防治又與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息息相關。堅持科學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這次審計調查,總體指導思想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黨的十七大報告關于環境保護的要求,促進“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順利實施。通過這次審計調查,按照“摸清家底、揭露問題、規范管理”的總體工作思路,摸清“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管理情況和水污染防治資金的使用情況,分析和揭露影響影響水污染防治效果的問題,提出規范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意見和建議,積極推進“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