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讀:繼太湖藍藻之后的鹽城水危機事件,再一次敲響了環保警鐘。目前,造成污染的原因已初步查明,但記者在實地調查中,卻發現了更令人震驚的內情:30萬市民賴以生存的水源地周圍,遍布小化工廠;肇事單位曾因污染受罰,但卻從未停過工,還連續多年被評為標兵企業;當地也曾下定決心,要對位于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化工生產企業實施關閉或搬遷,但卻遲遲沒能動手;而改制后的水廠為了節省成本,對出廠自來水每天僅檢查3次……
記者今晚23時獲悉,江蘇鹽城市標新化工有限公司涉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案今天偵破。現已查明,該企業生產廠長丁月生主使員工將30噸危險液體廢物高濃度含酚鉀鹽廢水排入廠區外河溝,造成鹽城市自來水污染事件。
鹽城市水污染事件發生后,經環保部督察組現場調查,確認標新化工有限公司存在違法偷排事實。在查證相關數據后,調查人員發現去年9月以來,這家企業約6噸未經過利用的苯酚去向不明。被污染的水源地污染帶中酚的總量約為540公斤。根據環保部門的調查線索,鹽城市公安局對標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廠長兼車間主任丁月生立案調查,昨天晚上,丁月生已交代集中偷排生產廢水的事實:2月17日和18日,丁月生主使員工將30噸高濃度含酚鉀鹽廢水排入廠區外河溝,并通過打開的河溝閘門下泄到水源地新洋港河的上游蟒蛇河,造成了這次水污染事件。
另據記者了解,除了涉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外,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還至少涉嫌偷稅漏稅。據悉,鹽城市檢察機關目前也已提前介入案件,預計不久將正式對外公布案件的具體情況。
事件回放:三天“水危機”帶來麻煩無數
2月20日早晨六點多,正是市民們做早飯的時候。就在此時,鹽城市的許多居民家中傳出了這樣的驚叫聲:“自來水有味,臭了!”
幾乎就在同時,6點45分,占全市供水量70%的城西水廠值班人員突然發現水有一股強烈的異味。
“我們很快組織檢測人員對原水和出水的水質進行了檢測,發現原水已受酚類化合物污染,第一次檢測的指標已經達到了0.120mg/l,遠遠超過國際標準0.002mg/l。為此我們迅速采取了減壓處理。”城西水廠一位檢測人員對記者說。
7點10分,鹽城市政府先后對受到污染的城西、越城兩個水廠實施緊急關閉。因為事發突然,停水很快影響到了近30萬居民的生活用水,部分賓館、酒店和企事業單位也受到了直接的影響。
鹽城市環保部門迅速調派了4個工作組沿河巡察,海事部門也派出海巡艇加大巡察力度,很快就確認了污染源是城西水廠水源地———新洋港河上游10多公里的鹽城市標新化工有限公司。
從事件發生到23日凌晨3點鹽城市政府正式同意水廠供水,30萬市民經歷了近三天的“水危機”。停水帶來了難以預料的麻煩:用以供水的一輛輛消防車在水廠和小區、學校、醫院門前排起了長隊;人們紛紛涌入超市搶購瓶裝礦泉水、純凈水……
實地調查:曾因污染被罰但從未停工
2月23日下午,記者離開城西水廠前往鹽城市標新化工有限公司調查。
剛出市區,記者就看到所行進的公路緊挨著新洋港河,最窄處僅有數百米遠。而在公路和河流的狹小地帶,卻鱗次櫛比地排列著很多小廠和倉庫,其中不乏容易產生污染的小化工廠、機械廠、木材倉庫。
記者發現,這些工廠密布在公路一側,廠容廠貌都很陳舊。隨處可見的雜物、泥濘不堪的地表,和不遠處水廠的建筑形成鮮明的反差,讓人無法想象,這里是幾十萬人賴以生存的飲用水源地。
當記者來到標新化工公司時,發現工廠銹跡斑斑的鐵門已經緊鎖。在沿路的二層小樓上,有一個巨大的廣告標語,氯代醚酮、工業氯化鉀、結晶氯化鋁、純堿、雙氧水等等十幾個產品名錄赫然其中。
“這家廠已經成立十幾年了,污染河水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卻長期沒有處理。”附近村民抱怨說,“廠子也被罰過款,但生產一直就沒停過。”
記者了解到,標新化工公司成立于1991年,多年來一直從事精細化工、日用化工、印染助劑化工產品的生產與經營,“年年受市縣獎勵表彰,連續多年被評為鹽城市十大標兵企業、二十強企業、創稅超百萬元企業”。
透過鐵門往里看,記者發現這家廠的廠房大多陳舊不堪。因為前幾天下雨的緣故,廠區道路十分泥濘,沒有一處像樣的角落,很難使人聯想到這兒就是外界宣傳的標兵企業。
“太暴利了,生產的廢水又不需要花任何成本處理。實際上,這家公司交的稅,遠遠抵不上污染的代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據記者了解,僅國家環保部應急辦和華東督查中心專家提出的方案———在下游投放活性炭,以最大可能截留污染物,避免對下游的污染,這部分費用就將高達200多萬元。此外,此次污染事件還造成鹽城市至少數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
追根溯源水源監管為何關關失守
記者查詢到一份《2007年鹽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上面所列的工作重點是對鹽城市日供水1萬噸以上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進行全面整治,其中包括對位于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化工生產企業實施關閉或搬遷。
記者還了解到,標新化工公司因為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此前確被納入重點整治名單,要求予以搬遷,而和標新化工一同被列為“重點整治企業”的共有21家單位。2008年7月25日,鹽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一份“關于2008年全市飲用水源和通榆河水環境綜合整治方案的通知”,附件中有一份“鹽城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和通榆河重點整治企業名單”,其中第五家就是“鹽城市標新化工有限公司”。
就在不久前,鹽城市政府通過了《建設鹽城“清水走廊”三年行動方案》,基本內容是用3年時間確保蟒蛇河、通榆河、射陽河境內三條主要河流斷面水質達到地表二類、三類標準。其中的蟒蛇河正是直接與標新化工有限公司廠房后攔污壩緊挨著的水源地———新洋港河的支流。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與新洋港河相通的,還有很多小河道,這些小河道大部分都裸露著臟亂的河岸,一些小河道甚至已經被漂浮物和雜草填塞得僅剩幾米寬。但在整個采訪過程中,記者沒有見到一處明顯的防護設施和飲用水源地警示標志。
“自從設立開發區以來,水源地水質就慢慢變了。”城西水廠檢測中心的陳漫說,監測數據顯示,河水長期受到有機化工的污染,水廠因此不得不加大處理成本。
而當記者詢問這種情況是否應該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時,城西水廠的一位負責人卻說,主要是“自己掌握”。“我們按照規定,每周向市建設局、省建設廳報一次數據,衛生監督部門則是月報制。”
“每天報,工作量太大了。”陳漫解釋說,“水源地的確有很多廠,我們也無能為力。”
“水廠原來是國有的,現在轉制了,為了增加利潤就只能降低成本。”當地一位機關干部說。
據記者了解,為了節省“成本”,城西水廠對出廠自來水每天僅檢查3次,分別為早晨6點45分,下午2點45分和晚上9點45分。
而在曾經暴發“太湖藍藻”的無錫市,當地自來水公司每日都將當天的原水和出水的各項監測指標放到主要市領導的案頭。
記者經過多方努力,想通過鹽城市委宣傳部聯系采訪鹽城市環保局。直至下午5點多,該局辦公室一位女同志的答復都是:手機關機,難以聯系。
“究竟何時能夠接受采訪?”來自北京的一家媒體的記者抱怨說,“我來了兩天了,局長吳雨晴的手機要么是忙音,要么就是關機。除了宣傳部公布的新聞通稿之外,難以直接得到環保部門的正面答復。”
就在記者采訪結束前,據一位政府人士透露說,緊鄰鹽城的淮安市,也因水源出現問題,相關專家正緊急前往處置。(本報記者 丁國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