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的一天,家住湖北省監利縣三洲鎮熊洲村的棉農何師傅突然覺得鼻子、眼睛發癢,幾天后鼻子和臉頰就開始流黃水,眼睛腫得成了一條縫。當地還有上千棉農出現了跟老何相似的皮膚病,與此同時,魚米之鄉遭釩污染的消息在當地媒體被披露。棉農染病是否與釩污染有關,釩污染的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誰是監利暴發皮膚病的元兇
三洲鎮,一個坐落在荊江之畔、被長江故道隔出的江中之洲,由于長江的滋潤和灌溉,這里美麗富饒,盛產魚米。10月3日,網絡上一篇《釩礦污染,三洲鎮將變成人間地獄》的帖子讓湖北監利的這個小鎮成為全國媒體聚焦之地。
文章稱,“現在三洲鎮的兩個煉釩廠都已開工一個多月,污染觸目驚心。附近村民部分井水已經開始變咸,無法飲用。附近的村民在棉田撿棉花,臉、手、眼睛、脖子都會紅腫發癢,嚴重者表皮潰爛脫落。這些都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刺鼻的氣味彌漫在整個村莊上空。高毒的廢水更是直接排放到了長江。”
10月16日,在荊江大堤三洲鎮熊洲村入村堤段,記者看見當地煉釩廠排放的褐紅色廢渣堆積起了數座小山,最近的一個距離江水不過10來米,正在附近放牛的胡老漢說,“夏天赤腳踩上去都要掉一層皮,一場雨下來,廢渣沖進長江,水會不受影響嗎?”
何師傅回憶說,今年農歷五月的一天,自家附近“窯廠”30多米高的煙囪就開始冒煙了,從那天開始,村莊的上空總是飄蕩著一股令人作嘔的氣味,“比田里打農藥的味道還難聞”。
釩廠就在村頭,占地2000平方米的廠區而今鐵門緊鎖,供電的高壓線路已被剪斷,院子一邊散堆著煤渣,另一頭的窯爐已成為廢棄的紅色殘磚。
衛生部門近日統計顯示,監利共有1300人感染皮膚病,其中癥狀明顯的有600多人。由湖北省衛生部門組成的專家組15日到上車鎮、容城鎮、大垸農場3個鄉鎮部分村莊查看患病村民。發現村民發病期多在八九月,9月中旬病例最多,大部分人是面部、手部發炎。根據以往經驗,皮炎病高發期一般也在每年高溫多雨的八九月,所以初步判斷為皮炎。
10月16日下午,一份題為《省衛生廳專家組調查結論出臺,監利棉農皮膚病感染與釩污染無關》的新聞稿件在網上廣為傳播。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華社當天的報道中,專家馮愛平教授接受采訪時說,由于此次專家所診斷的對象都是以前發病現已痊愈的村民,沒有看到新發病例,因此目前調查最終結果還無法確定。
該報道稱,“據介紹,抽樣檢查分別在有釩礦冶煉廠和沒有釩礦冶煉廠的鄉鎮開展,兩地發病情況基本類似,但村民患病究竟是否與當地釩礦污染有關,在短時間內還難以判斷。”
隨后,本報記者撥通馮愛平教授的手機,馮愛平教授稱,自己沒有說過“有關還是無關”,隨即掛斷了電話。
當地人也發出質疑,“過去的幾十年里,從沒有看到過這樣奇怪的群發性皮膚病,為什么偏偏剛好釩廠建起來就有了?”
暴利背后的農村生態
在監利的不少鄉村,如果要問當地人現在干什么最賺錢,聽到最多的答案是,“開釩廠!”
今年7月和9月,該縣先后兩次組織大規模整治行動,相繼關閉4家已投產的小釩廠,3個在建項目和兩家剛建成的小釩廠“胎死腹中”。
然而在實施關閉行動后不久,地處該縣三洲鎮、容城鎮、尺八鎮境內的3家已關停的小釩廠,擅自撕毀封條,繼續暗中非法生產,給周邊環境造成污染。本報記者 雷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