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副局長祝列克日前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召開的全國防沙治沙現場會上宣布,今后5年內我國將再治理沙化土地1300萬公頃,全國沙化土地將由“治理與破壞相持”階段向“治理大于破壞”階段穩步過渡。
祝列克說,按照“抓好六大工程,推進歷史性轉變,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發展戰略,實現林業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在戰略布局上,要根據我國不同沙化類型區自然、氣候特點,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對干旱沙漠邊緣及其綠洲沙化類型區,大力營建防風固沙林帶、林網,劃定一批封禁保護區,科學合理用水,保護好現有天然荒漠植被和綠洲;對半干旱沙化類型區,主要是在保護好現有林草植被基礎上,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種草、小流域治理和生態移民,適度開發利用沙區資源;對青藏高原高寒沙化類型區,要采用以封育為主的措施保護自然生態系統,促進植被恢復,嚴禁不合理的開發;對黃淮海平原半濕潤和南方濕潤沙化類型區,要通過營造防風固沙林帶、林網,大力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和經濟林,實行沙地治理與資源開發有機結合。
在防治措施上,禁止濫樵采、濫開墾、濫放牧,劃定一批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要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以發展灌木林和鄉土樹種為主,加大封沙育林育草力度,合理營造防風固沙林網、林帶;對生態地位重要、糧食產量低而不穩的沙化耕地,逐步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對嚴重退化、沙化的草原,實施退牧還草;鼓勵結合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以集約經營方式建設灌木林、藥材基地,發展草業、畜牧業和特色種植、養殖業。重點扶持龍頭企業,推廣公司加農戶的經營方式,發揮灌木林再生優勢和經濟價值,發展灌木林產業,加強對灌木林資源的深加工、精加工,延長產業鏈,實現增值。 (記者王欲鳴、黃勇)
新華網 2005年7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