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即將開幕,代表、委員們3月2日陸續抵京報到。圖為民盟中央原名譽副主席、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右一)在北京駐地報到時遭遇記者“圍攻”采訪。中新社發盛佳鵬 攝
中新網3月4日電(記者劉育英)四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經濟、農業界政協委員聯組會參加討論。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厲以寧第二個發言,就應對就業低谷提出五項措施建議。
厲以寧發言的題目是“挑戰·機遇·經濟轉型”,他在會后介紹道,經濟增長的低谷和就業的低谷可能是重疊的,但更多情況下并不重疊,而是就業低谷滯后于經濟增長的低谷。分析中國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必須考慮兩個低谷的并存,也就是就業低谷的來臨和結束的滯后性。
厲以寧認為,政府增加投資并且用來注入實體經濟的決策是正確的,有助于保持經濟穩定和較快的發展。但這并不等于能使就業較快地走出低谷。為應對就業壓力增大的挑戰,厲以寧提出五項措施建議。
一是以擴大融資和支持兼并重組的方式,讓一批有市場的民營企業迅速復蘇發展,以吸收農民工和大學生就業;二是政府幫助那些能夠提供就業的社區、街道服務單位,讓他們增用勞動力;三是回鄉的農民工,如果愿意在本地鄉鎮自行創業的,可以給予貸款幫助;四是對已經多年在制造業企業中工作而目前下崗的農民工,進行職業培訓,培訓期間發給補貼;五是擴大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試點范圍,使更多的山區、半山區農民實現“包山到戶”,發展林下經濟,使回鄉農民工有自主經營積極性。
厲以寧還說,中國現在面臨著兩種機遇,一是通過經濟增長贏得更大市場的機遇,主要指國內市場的擴大和減少對出口和國外市場的依賴程度,二是依靠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來擴大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
經濟轉型有兩層含義,厲以寧說,第一層是實現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第二層含義是實現就業結構或勞動力結構的調整,以及勞動力質量的升級,使技術人員、研發人員的比重上升,使熟練技工的比重上升。因此,應當利用目前這段時間開展職業技術培訓工作和人才儲備工作,以迎接新階段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