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占全球稀土工業儲量三成以上,滿足了全球稀土需求的90%。但受制于國內科技水平的限制,稀土在國內應用尚未大幅推廣,只能低價出口。不過隨著政府的重視以及相關企業的努力,稀土“賤賣”的現狀正在改善,而有遠見的企業更是要謀求稀土定價權以及開始向高附加值的稀土產業鏈拓展。本報記者最近前往全國稀土儲量最大的內蒙古,調查了當地的稀土發展情況以及未來動向。
現狀:
“漲價”乃資源價值回歸
據記者調查,5月中旬至6月中旬,短短一個月時間,市場上金屬鐠、釹的現貨報價最高已達30萬左右/噸,這一價格較2006年初累計上漲高達120%-150%。實際上,自2005年下半年起,稀土資源扭轉了一度“賤賣”境地,價格開始逐步回升。
“現在價格已經挺高了,但估計還會再漲。”在包頭稀土大廈的一個論壇上,無論是行業專家,還是與會的企業代表,都表示出看漲的心態。
其中,王國珍是代表者之一。這位原稀土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稀土專家組產業組組長向上海證券報表示,“如果把環境成本考慮進去,企業對于稀土礦的開采、加工成本還要增加,稀土的價格還會漲。”
他表示,稀土價格的上漲是資源價值的合理回歸,雖然價格已經比低價時翻倍,但并沒有完全反映出其價值。
“自從稀土價格大幅上漲以來,現在很多需要稀土金屬的廠商到包頭找相關企業談合作。”包頭稀土研究院信息中心張沛臣說。
據了解,稀土新材料在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快速增長之后,在材料開發和制造技術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應用領域得到不斷拓寬,市場需求穩步增長,全球稀土新材料市場規模已達到46億美元。根據權威機構預測,未來幾年內,全球對稀土的需求將以5%-10%左右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0年,全球稀土總需求量將達到13萬噸(REO)左右,其資源價值將越來越大。
問題:
稀土產業兩大硬傷
但是,“我國稀土產業卻有兩大硬傷,其一是資源管理整合有成效但不明顯,導致優勢資源賤賣,經濟效益低下;其二是多年來稀土產業靠賣資源實現發展的模式未得到徹底的改變。”一位資源研究專家向記者如此表示。
白云鄂博礦,因稀土而聞名于世,但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卻僅僅扮演著鐵礦的角色。作為包鋼的主要鐵礦石原料來源之一,稀土充其量只是一個配角。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初,稀土被認識的程度很低,而稀土產業以及產業鏈更無從談起。其主要出路就是對外出口,因受制于對高新技術的“無知”,結果是“稀土賣了個土價錢”。
據當地一位權威人士分析,包鋼集團在稀土產業方面曾經動過不少腦子,但結果并不理想。
“包鋼的稀土是最早進入市場經濟領域的,幾乎沒有計劃經濟,相反鋼鐵是絕對的計劃經濟。”上述人士道。
實際上,正是由于當時狀態下的市場無序競爭,使得整合管理稀土產業的計劃,操作起來似乎比登天還難。散亂局面在一個時期得以延續,亂開采、亂冶煉、自相殘殺而惡相眾生。同時,這種無序的經濟生態圈又反作用于整個稀土產業,最終又引發了阻礙稀土企業發展的一系列問題。
解救:
逐漸扭轉賤賣困局
對此,政府也在不斷尋求稀土戰略資源的廉價流失和行業混亂的解決辦法。
近三年以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從整頓和規范礦山治理、加強環保監管、取消稀土出口退稅、限定出口配額,直至下達全年稀土礦總量指標,資源價值回歸的大環境漸成。
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十五”以來,通過“實行總量控制,強化源頭管理”,僅包頭市就淘汰了一批規模小、裝備差、污染嚴重的原料生產企業,稀土企業數量從“十五”初期的100多家減少到現在的80多家,規模以上骨干企業從20多家增加到51家,基本實現了對稀土精礦產量和供應量的控制,“散、亂”狀況得到有效遏制。
隨著國家對稀土資源開發的整頓,以及包鋼自身的調整,包鋼以及其旗下的稀土集團的地位也悄然興起。
“當年我們找人家合作,人家不理我們,現在反過來了,他們主動找上門來談合作。”一位企業高管說。
這里應提到甘肅903廠,因為該企業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稀土界可謂無人不知。而其現在的名稱是甘肅稀土集團,是我國稀土行業唯一的國家一級企業。
但是,就是這樣一家企業,隨著包鋼對稀土資源的控制,日子越來越難受。據了解,在今年初,甘肅省國資委與甘肅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曾經帶隊與包鋼進行合作會談。
前包鋼集團董事長林東魯曾經為主動權的取得而不無得意的表示,甘肅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納入包鋼稀土產業系列,不僅有利于包鋼稀土產業的做大做強,同時也對甘肅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包鋼集團并不是有意要擠垮某家企業,完全是企業利用自身資源條件在市場中謀求發展優勢的選擇。”包鋼集團高管表示。
趨勢:
擺脫“只賣資源”的模式
通過對稀土資源的控制,我國稀土產業特別是稀土資源上游企業獲得了主動權,但是,從根本上講,我國稀土產業仍沒有脫離“賣資源”的經濟模式。
“稀土產業的更深層次問題是產業的低級水平。即,多年來稀土產業模式一直停留在原材料出口和簡單低級的冶煉加工技術的層面上,沒有形成高新技術和高附加值產業鏈。”一位研究人員直言。
據了解,包鋼旗下的稀土集團為此也做過一些嘗試,試圖有所突破。鎳氫動力電池項目就是一例,只是由于種種原因,最終沒有形成拳頭產品,卻轉而拖累了當時包鋼原本脆弱的稀土產業。
“在資源賤賣的時代,稀土高科作為包鋼集團旗下的一家小子公司,一直靠賣資源艱難度日。”一位已退休老工人告訴記者,原本企業就想突破困局,向稀土高技術應用產業發展,為此公司謀劃了利用資本市場,獲取產業升級資金,從而從根本上扭轉企業困局。
據他回憶,1997年稀土高科(600111.SH)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到3.9億元后,經過激烈的討論,最終選擇了需要引進技術的“鎳氫動力電池項目”,而非當時國內外市場日漸成型和國內技術相對成熟的釹鐵硼稀土永磁項目。
雖然當時有反對的聲音,但最終還是上了馬。上述人士表示,“當時力推鎳氫動力電池的領導還是有頭腦的。現在來看,這個項目避開了日后國內競爭相對激烈的釹鐵硼市場,很有前瞻性。”
遺憾的是,前期稀土高科投資了幾個億的資金后,由于在推進該項目過程中外方合作者的信用缺失,使得該項目久拖不下。后期又投入卻沒有產出,這導致了稀土高科始終沒有將產業鏈拉長。
不過,目前這一局面也將打破。記者了解到,在獲得稀土資源價值回歸的支持后,稀土高科的“鎳氫動力電池項目”再一次啟動。據透露,針對該項目,公司去年已經與日本三櫻工業株式會社簽署了技術改造合同,不久將正式投產。
公司:
稀土高科謀得定價權
隨著稀土資源受控漲價后,不少類似甘肅903廠的公司開始向稀土高科“集合”。
記者調查注意到,作為包鋼集團稀土戰略主角的稀土高科,在將資源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同時,也獲取了資源的定價權,并呈現出對下游產業整合之勢。
當地一位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其實稀土高科前年就已開始著手謀求定價權了,這一招棋使得下游企業日子變的難受起來。”該市場人士同時透露,自前年開始,企業將所有進貨商的進貨量進行統計排名,總共有20多家企業。并按照其實際上一年需求量的70%進行配給。對于不夠資格的廠商,則干脆停止供貨。
據了解,2007年起,稀土高科在資源供應壟斷控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產品定價權。公司除了繼續控制稀土精礦的供應之外,通過“易貨貿易”的辦法對氧化物特別是氧化釹的市場銷售進行控制。
根據行業分析的結果,公司實施易貨貿易之后,能夠控制國內釹市場60%以上的份額。
當地一業內人士指出,“公司的每一個動作或將對氧化釹的市場價格造成重大影響。實質上公司將因此而具備對氧化釹或金屬釹的定價權。這使得眾多稀土下游產業的生產商壓力在加大。”
“一些產品在今年初已經略有上調,針對目前的狀況,價格可能還要上調。”我國某大型永磁生產商的高管也曾在電話中向記者表示出自己的判斷。
“中科三環、寧波韶升等許多生產商找過企業談合作問題。”稀土高科一位高管向本報表示,面對資源價格受控上漲,下游企業正在從兩方面努力,一是水漲船高,提高自己產品價,一是加強與原料商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向稀土資源地靠攏。記者在驅車駛出稀土開發區的途中發現,寧波韻升的分支機構就坐落于離稀土高科不遠的地方。
然而,“只能邊走邊看。可能參股、可能控股,也可能任其發展,自生自滅。”在談及企業間的整合問題時,上述人士同時又表示,雖然從長遠來看,全球稀土資源呈削減之勢,手握資源的企業未來向好,但是否會出現上游企業整合下游企業的趨勢,恐怕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答案。
政府:
建立稀土價格聯盟
隨著我國產業政策的調整,我國已經逐步在國際上確立稀土原料大國的地位,產品種類日益豐富,目前稀土產品已經有上百種。
內蒙古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歷史上稀土資源價格變化周期來看,也曾有過高價,然而持續時間很短,而此次稀土價格的上漲卻與以往有很大不同,持續已有一年多的時間。
“這歸功于我國的調控政策。自前年始,我國按照市場原則,從資源源頭上進行控制,同時加強行業自律,防止惡性競爭,稀土資源價值逐步回歸。”該負責人表示,自今年起,國家發改委將稀土礦總量指標由指導性轉為指令性,目的就是要進一步加強調控,由此資源以及產業集中度將更大。
“我國稀土產業是新生兒,身體還很弱不,需要細心照看,不能掉以輕心。”該負責人稱,內蒙古還將持續以往的調控思路,加強資源源頭控制。他表示,內蒙古將繼續加強行業自律和加強企業管理兩方面工作。
據他透露,內蒙古將聯合廣東、江西、四川、湖南等五省市建立稀土價格聯盟(稀土歐佩克),進一步強化行業自律,保證資源優勢兌現。
此外,內蒙古將在全國率先推進稀土企業“認證制”、“達標制”管理,根據稀土開發企業的產業規模、能耗以及環保進行認證,不達標企業將被拒之行業門外。
政府還加強產業創新、技術創新的引導扶持。該負責人還表示,雖然我國作為稀土資源大國的資源優勢開始體現,但整個稀土產業在做強做精方面還與一些稀土產業發達國家存在差距,特別是在自主創新、產業升級方面步伐緩慢。他分析認為,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實力不足、過多小而散的民營企業惡性競爭,導致了創新力度不夠。為此,在鼓勵創新,引導產業升級方面將會向優勢企業側重。
稀土的分布及產業升級
全球的稀土資源主要分布在中國、獨聯體、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我國的稀土資源主要分布在包頭、四川、山東、江西、廣東、湖南、廣西、福建等省區;全球、中國和包頭已探明的稀土工業儲量(REO)分別是9261萬噸、6588萬噸和5738萬噸(REO),其中包頭稀土的工業儲量分別占全球、全國的62%和87.1%。
2005年,全市稀土工業總產值實現41.61億元,較2000年的14.35億元增長1.9倍;銷售收入實現41.97億元,較2000年的9.98億元增長3.2倍;工業增加值實現9.32億元,較2000年的3.4億元增長1.7倍。
據了解,我國稀土產業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鏈呈現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的態勢。以包頭為例,2005年,稀土原料初級產品(包括稀土礦產品)的比重由“九五”末期的82.32%下降為63.92%;稀土原料深加工產品和稀土功能材料產品的比重分別由“九五”末期的16.18%和1.5%上升為33.66%和2.42%。
三大稀土功能材料基地已具一定規模,釹鐵硼永磁材料生產能力3400噸、產量2411噸,較2000年分別增長20倍和15倍;儲氫合金材料生產能力3200噸、產量2135噸,較2000年分別增長4.3倍和11.6倍;拋光材料生產能力4200噸、產量1590噸,較2000年分別增長2.5倍和90%。此外,還開發生產了稀土永磁電機、稀土鎳氫電池、磁選機、電表阻尼器、稀土包芯線、稀土發光涂料、發光標牌、稀土鋁合金及稀土電工鋁桿等一批應用產品,稀土產品結構得到明顯改善,成為產業壯大的重要支撐。
包鋼集團
整合鋼鐵與稀土資源
值得期待
包鋼集團掌控著稀土高科和包鋼股份兩家上市公司。
近來更引人關注的是包鋼股份的整體上市。據透露,目前,整體上市的方案還在證監會審核之中,結果應該不會太久。
前不久,包鋼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崔臣在上任伊始便率領包鋼高層代表團赴寶鋼進行考察訪問活動。作為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工業企業———包鋼集團實現整體上市及與寶鋼集團的戰略合作動作成為了一個時期以來市場的熱點。
據悉,始建于1958年的包鋼集團的規模已從歷史上全國的前十位下降至第十三位。作為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工業企業和中國最大的稀土工業基地,今年包鋼將形成年產鋼1000萬噸以上的生產能力。
而近來西部地區的鋼鐵企業實施或籌備聯合重組工作,讓內蒙古的高層對未來中國的鋼鐵行業格局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如不盡快跳出狹隘的地方利益,包頭鋼鐵集團將會日漸落伍。他們堅信中國鋼鐵的明天將由幾大鋼鐵企業主導,只有積極進行聯合重組與產品結構調整,才能生存與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趙雙連曾透露,包頭鋼鐵集團與寶鋼的合作分兩步走。首先有可能采取寶鋼集團參股的形式,通過對現有1000萬噸產能進行產品結構調整,近年內實現100億美元的產值。第二步是包鋼與寶鋼聯合新上500萬噸的鋼鐵項目,使包鋼的總產能達到1500萬噸,成為西部地區最大的鋼鐵企業。
寶鋼高管也表示,寶鋼和包鋼雖然地理上相距遙遠,但完全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前景廣闊。寶鋼愿意積極推進與包鋼的交流合作,共同尋求更多的發展機遇。“包鋼擁有豐富的鐵礦石以及煤炭等原料資源和地域優勢。并通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競爭實力。”
包鋼集團有意將包鋼股份打造成鋼鐵產業的平臺。而對記者提出的是否要對其旗下的稀土資產進行整合的問題未給出明確的答案。但據一位市場人士分析,“包鋼集團方面確實有整合稀土資產的戰略意向。”
據悉,內蒙古政府對包鋼稀土產業的發展也格外關注,前不久自治區主席楊晶曾指示包鋼要加快創新,提升規模,形成優勢,把稀土產業做大做強。
而對稀土高科董事長崔臣執掌包鋼集團的這一安排似乎給了市場更多的想象空間。
記者同時注意到,在火災發生近半個多月,稀土高科公司生產的稀土氧化物價格并沒有像市場所預期的那樣出現上漲,而公司的股價也并未出現大跌的走勢。(賀建業 于祥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