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監管層首次對央企投資金融衍生品公開表明態度。據新華網報道,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24日在珠海舉行的“企業高風險投資業務監管國際研討會”上表示,中央企業對高風險投資業務既不能盲目參與、投機炒作,又不能敬而遠之、退避三舍。
報道說,一位央企期貨交易負責人用“中航油事件的尾聲”來定位這一為期三天的研討會。會上,來自美國高盛、英國bp、日本大和證券等公司的資深專家,向27戶央企的高層和11個省市級國資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國際金融衍生品投資業務的發展情況、交易規則及風險控制的通行做法。寶鋼集團公司等5家央企介紹了它們通過運用掉期、期權、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規避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市場匯率利率波動風險、企業外債風險等風險管理工作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我們應當審慎運用金融衍生工具來規避和對沖風險,”李榮融一改以往的警告態度?!皩τ谝粋€國際化的企業來說,不會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來規避和對沖風險,就無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得更好的發展?!?/p>
他說,中央企業應當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根據主營業務、經營目標、資金實力、管理水平等情況,慎重選擇投資品種,不輕易涉足不熟悉的領域。從事期貨投資業務應當與主業相匹配,規模要與現貨相適應,嚴禁投機行為。
2004年,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因違規越權從事投機性石油期權交易,造成5.5億美元虧損。自此,“清理業務”成為國有企業在金融衍生品市場上的主要基調,加上市場低迷等因素,一些中央企業的期貨交易量減少了一半左右。李榮融多次表示要“嚴格控制”央企進行高風險投資,學術界則呼吁國企不要懼怕期貨,因噎廢食。
李榮融指出,下一步,國資委將本著“加強監控、規范操作、防范風險、注重實效”的原則,采取5項措施對央企投資金融衍生品加強監管:出臺指導意見,對企業從事委托理財(相關:證券財經)、期貨期權等高風險投資業務進行規范與監管;建立國有企業高風險投資業務監管工作體系;督促企業完善高風險投資業務內部控制制度,規范企業高風險投資行為和操作程序;加強審計監督;建立重大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制度。
報道說,證監會也在著力規范國有企業的境外期貨交易。目前,證監會正會同相關部委修訂有關國企境外期貨交易的文件。
這份文件還提出了歐盟在處理對華貿易與投資問題上將采取的主要政策。歐盟委員會希望,將這些政策措施寫入歐中將來要簽署的《伙伴關系與合作協定》,使之成為雙方都認可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