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中國新聞周刊:還有別的原因嗎?
郭世佑:主要還是制度問題,例如整體的學術氛圍和評價體系。一個好老師只能帶出有限的好學生,但是一個好制度能帶出更多的好學生。
我們國家的學術界越來越功利了,很多博導都在跑課題找經費,但是我認為,課題并不代表一個人的學術水平和學術能力。你跑的課題再多,也不代表你怎么樣,衡量一個老師的水平就得看你的代表作。像文史這種專業,你沒有一分錢課題經費,它也照樣可以做研究。課題指南限制很多,有時并不是你研究的范圍。很多好的成果不是課題里面搞出來的。把申請經費當做重要指標的做法并不合適,一部分有實力的教授不愿意也不想申請項目。你不去找評委,你不去拉關系,你就拉不到課題。不靠人際關系大多拿不到項目。中國政法大學還算比較好的,有些沒有課題但是學術水平高的老師,還可繼續擔任博導,但是其他學校就不好說了。這種評價體系,對不負責任的導師沒有約束性,對負責任的導師反倒有約束性,因為負責任的導師不一定靠課題靠經費,他主要是輔導指導學生。興趣點都不一樣。但我知道有的博導因為項目不夠,就被剝奪了帶學生的權力。
目前導師每年都要填表,例如發表多少論文專著啊等等,學校從數量上給老師們壓力,老師對學生管理怎么樣,負責不負責,這些評價體系卻體現不出來,老師們只能憑良心辦事。學術本身,尤其是文史專業的學術水準不是靠填表填出來的。在某種意義上它是閑出來的,心態要平靜。我們的評價體系怎樣保證那些敬業的老師安心鉆研學問,不要輕易打擾他們,更不要通過填表的方式羞辱他們呢?
填表的主要內容除了有發表了多少論文,申請了多少項目,多少經費,而且還要自己吹你的社會影響。我提出我不填這種表,影響是別人說的,不是自己吹出來的。甚至有的影響不是在有生之年,需要在以后體現出來。
另一個是學風問題,樹立良好的學風就要尊重學者尊重學術,領導要帶頭尊重。我們的大學本身就是一個衙門,分行政級別。學生進校開歡迎會,坐在主席臺上的第一排是校領導,第二排院長,第三排教授代表。教授成了第三等級。學術在學校沒有地位。
評價體系中,有些學校要求博士生必須在國家級A類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其實有時博導都沒在這種雜志上發表過論文,這也是不合理的規定。
張濤:學校評價體系是有問題,錢越多,評價越好。設想現在能不能你10年沒錢,沒研究經費,只要在學術界有影響,還能坐在博導的位置上?數學家陳景潤可以不要任何經費就做研究,現在我們的高校還允許不允許這么干?估計陳景潤今天連職稱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