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勇指,學生看書重量不重質,閱讀能否對他們產生真正的裨益,絕對成疑。 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1月14日電 香港一項調查顯示,有36%受訪中小學生每月閱讀8本課外書或以上,數字表面上“可喜可賀”,但實情卻是逾5成受訪者每周平均閱讀課外書的時間僅有1小時或以下,而且以流行小說最受歡迎,但對嚴肅的讀物卻敬而遠之。負責調查的機構指,港生讀書只為配合學校的閱讀計劃,重量不重質,這種態度能否對他們產生真正的裨益,絕對成疑。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性情文化》于去年成功訪問了893名小學五、六年級及中學生。調查發現于過去1個月內無閱讀課外書的,不足一成,有36%受訪學生指在這期間讀了8本或以上的課外書,其中有5%更讀了30本或以上,數量驚人。
另一方面,有逾5成受訪者每周平均閱讀時間僅1小時或以下,反映他們書是讀了不少,但用上的時間卻出奇地少。負責有關調查的法住文化中心主任陳可勇引述有家長指,由于教育當局大力推行課程改革,當中包括推廣閱讀,于是女兒看課外書,只為“交功課”,學生讀書的速度快,卻不等于真正喜歡看書。
有第三組別中學的老師則指,學生在午飯后閱讀,其中一個原因竟然是“他們怕辛苦、怕熱,午飯后到操場踢波還是在課室看書呢?他們多選擇后者,因為不用流汗!”
至于最受學生歡迎的書種,依次為流行讀物、恐怖或神怪小說及電影類讀物。有中文科老師抱怨指,要學生主動選擇一些知識性書籍,實在很難。陳可勇補充指,學生經常喊悶,逾四成半人坦言“無聊才讀書”,透過讀書解悶,也有23%人看書是因為內容惹笑。另有很多學生覺得文學名著如《小婦人》或嚴肅讀物無聊甚至沉悶。
除了靠書解悶,約兩成人平均每周上網超過15小時,當中部分人更上網達50小時或以上。近6成人愛上網打機,另約一半受訪者指愛上網與同學聊天,也有不少人承認因為無事可做而上網。
陳可勇表示,學生閱讀習慣有偏差,主要因為家長無以身作則,而很多出版社又唯利是圖,只知賺錢而推出一些庸俗的讀物,青少年要在巿面上選擇好書并非易事,故建議家長應先做個好榜樣,讓孩子好好學習。(劉美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