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日電 早期教育研究顯示:三歲前沒有開始識字的幼兒容易患語言“小兒麻痹癥”,以致進入小學后閱讀困難,適應能力差,影響智力發育,造成終生障礙。為此,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決定,推廣幼兒早期教育研究成果,在北京幼兒中開展“魔法漢字”教學實驗。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專家今天指出,兒童發育過程存在“關鍵期”,一旦錯過其智力和心理發展都將受到影響。零到六歲大腦處于記憶能力最強階段,是識字的關鍵期。國務院在二00一年“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已明確提出:重視發展兒童早期教育,將幼兒識字年齡大大提前。
專家稱,每個漢字都是音、形、義有機聯系的符號刺激物,嬰幼兒學習漢字有利于右腦開發,而右腦的開發對兒童智力的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零到六歲學會二千五百個字,能提高幼兒自主閱讀的能力。
國外研究也表明,識字早晚直接影響人的智商發育。日本早教專家石井勛教授的實驗證實:如果從五歲開始識字,智商能達到一百一十;從四歲開始,能達一百二十;若從三歲開始,則能達到一百三十。
專家提醒,目前有些家長雖意識到幼兒識字對智力開發的重要性,但在教孩子識字時,大都采用簡單的抄、默等方法,機械地死記硬背,不但效果差,更損害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扼殺創造力和想像力。
據知,由漢語言學、教育學、心理學專家聯合成立早教專項研究“魔法漢字”課題組,將在實驗教學中繼續完善在快樂的環境中開展早期識字的科學方法。(記者曾利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