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人事部公布了《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十一五”規劃》,顯示出中國政府歡迎、鼓勵留學人員回國服務的熱情和誠意。中國目前需要什么樣的留學人才?留學人才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記者為此采訪了人事部人事科學研究院人才戰略研究室主任李維平。
問:什么樣的海歸是職場適用的留學人才?
李維平:留學人才在整個國家人才戰略開發體系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我認為,留學人員中,能夠在同等勞動時間內,創造更多社會價值的就是人才。但要注意,不能過于強調其海外留學的學歷,而應該注重留學經歷。關鍵看是否通過在國外的學習、工作,獲取了一定的知識,形成了一定的能力。
問:中國現階段需要什么樣的留學人才?
李維平:吸引留學人員回國,高層次留學人才一直是重點。很多政策都是針對高層次海歸的。對高層次留學人才特別是戰略型頂尖人才的引進,是吸引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個人認為,中國急需的留學人才有三類:第一、能夠推動中國的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增強國家創新能力,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人才。第二、能夠加強中國和世界的緊密聯系,擴大中國與世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交流的人才。單兵作戰不如兵團協同,中國需要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組成的科研團隊。這就要充分發揮重大項目集聚人才的作用,需要結合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點創新項目。從產業來看,圍繞能源、水和礦產資源、環境、農業等國家重點發展領域和生物技術、新材料、先進制造等前沿技術,國家需要重點引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較好發展潛力的創新人才。第三、新一輪全球生產要素優化重組和產業轉移正如火如荼,結合中國利用外資和產業結構升級需要,需要引進一大批金融、法律、貿易等領域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人事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戰略型頂尖人才的專項引進計劃,期望能集聚一批錢學森、錢三強、李四光、鄧稼先那樣國家急需的世界級頂尖人才,重點發展領域的世界級領軍人物。
問:國家有沒有細化的界定?
李維平:國家層面的界定:1、在國際學術技術界享有一定聲望,是某一領域的開拓人、奠基人或對某一領域的發展有過重大貢獻的著名科學家;2、在國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擔任相當于副教授、副研究員及以上職務的專家、學者;3、在世界五百強企業中擔任高級管理職務的經營管理專家,或在著名跨國公司、金融機構擔任高級技術職務,在知名律師(會計、審計)事務所擔任高級技術職務,熟悉相關領域業務和國際規則,有較豐富實踐經驗的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4、在國外政府機構、政府間國際組織、著名非政府機構中擔任中高層管理職務的專家、學者;5、學術造詣深,對某一專業或領域的發展有過重大貢獻,獲得過有國際影響的學術獎勵,其成果處于本行業或本領域學術前沿,為業內普遍認可的專家、學者;6、主持過國際大型科研或工程項目,有較豐富的科研、工程技術經驗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7、擁有重大技術發明、專利等自主知識產權或專有技術的專業技術人員;8、具有特殊專長并為國內急需的特殊人才。
這是國家的總體指導意見。各行業、各地區由于存在差異性,他們也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作出相應的規定。
問:海歸如何適應國內人才市場?
李維平:一部分海外留學人才回國遭遇兩個不適應,一是在工作、創業中出現“水土不服”現象,感到環境不盡如人意。這并不奇怪。不同國家、區域環境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任何人在轉換環境后都有一個適應過程,只是這個過程的長短因人而異。對于大多數出國完成碩士、博士學業后回來的留學人才,適應起來應該不是太困難。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和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內就業環境也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即便如此,國內目前的環境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也還有一定差距。
留學回國人才自身也有個調適心態的問題,與環境有沖突時,不要怨天尤人,要積極適應環境。其次在工作和創業中,要多學習和了解國內的政策、法律等有關知識。
近年來,國內就業壓力加大,海歸加速回流和各地的鼓勵政策使海歸面臨的就業競爭更趨激烈。當前待業的海歸,相當一部分是因為“高不成,低不就”。因此,要想順利就業,重點要解決的是適能適位問題。(熊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