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一項針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調查顯示,51.5%的人希望通過社會關系找到理想的工作;還有45%的人認為,運氣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調查顯示,1500元基本上是大學生就業薪酬的心理底線,80%的學生對自己的薪酬期望在1500~5000元之間。此外,“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在大學生中頗為流行。
本次調查由智聯招聘主持,從北京、沈陽、上海、西安和武漢5個城市中各選取4所大學(兩所綜合性大學、一所理工類大學、一所文科類大學),再隨機抽取各50名應屆畢業生接受問卷調查,最終獲得有效樣本1000個。
根據這項調查,畢業后希望馬上就業的學生約占70%,選擇繼續在國內學習的學生占22.1%,打算出國留學的占5.3%。在考慮工作時,“發展”和“薪酬”是大學生主要的評判因素。對剛剛進入職場的新人來說,未來的發展之路極其重要,因而近七成的人都選擇了首先考慮未來的成長空間。
大學生對于上述因素的看重,與他們認為的工作意義是直接相關的。在大學生看來,最重要的工作意義是自我實現,其次是生存的必需條件以及個人興趣所在。這和往年的調查結果略有不同。
調查還發現,由于性別不同,男生和女生在考慮工作問題時的重點也有所不同。男生更關注的是“競爭力的薪酬”及“培訓和職業發展機會”,而女生則更看重“工作穩定”、“企業的聲譽和地位”等。
在工作地點的選擇上,受訪學生中希望在上海和北京兩地工作的比例接近50%,沈陽成為東北城市中的首選(7.1%),其次是大連(5.2%),也有超過20%的大學生對此持“無所謂”的態度。
收入雖然不是工作的全部意義,但卻是生存的基本保證。調查顯示,1500元基本上是大學生就業薪酬的心理底線,80%的學生對自己的薪酬期望在1500~5000元之間。
在薪酬的期望上,碩士研究生的“胃口”遠遠高于本科生。期望薪酬在“1500元以下”的本科生有5.7%,而研究生幾乎沒有;“1500~3000元”的薪水得到了近七成本科生的認同,但(三年制)研究生中只有14.1%認同。總體來看,有70%以上的研究生對薪酬的期望在3000~1萬元之間,其中近三分之一的人認為自己將來會拿到“5000~1萬元”的高收入。
在本次問卷調查中,絕大多數學生都把提高“個人素質”看作獲得理想工作的主要條件(93.2%);此外,院校的“名牌效應”也不可忽略(74.9%),居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有51.5%的大學生將找到理想的工作單位寄希望于社會關系,還有45%的同學認為運氣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盡管只有14.5%的受訪者學的是管理專業,但在對自己未來5年的職業發展進行規劃時,分別有30%和25%的人期望自己將來成為管理型或者復合型人才,“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在大學生中頗為流行。對此,調查者分析認為,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只有管理領域的晉升,沒有(或弱化)專業技術領域的晉升——絕大多數單位和領域給員工設計的職業路徑就是“初級職員、中層管理者、高級管理者”。在這種情況下,專業職務遠沒有管理職務重要,因此很多學生都認為,不在管理崗位上就很難淋漓盡致地施展自己的才華,他們對“處級教授”、“廳級正高”之類的情況并無多大反感。(董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