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就業問題。在“十一五”的開局之年,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國家更是下大力氣采取多項措施擴大就業,力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員932萬人,已超額完成了全年900萬人的就業目標任務。
“這些既是經濟增長拉動的結果,也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實施的積極就業政策發揮效應的結果。”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面對勞動力供大于求,體制轉軌時期遺留問題尚未全部解決,高校畢業生等新成長勞動力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問題凸顯等就業壓力,我國實施了發展經濟與促進就業并舉的就業發展戰略,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7%,國民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拉動了就業的增長。
特別是國家在制定涉及全局的經濟社會政策和宏觀調控過程中高度重視就業問題,注重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積極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容量。
實施積極就業政策。根據國務院去年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通知》,從今年開始實施的調整后的積極就業政策,進一步擴大了扶持范圍,增加扶持內容,改進操作辦法,延長執行期限,一個更加寬松、積極的就業環境正在逐步形成,使更多的人走上了工作崗位。
在資金方面,我國各級財政不斷加大對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支持力度。中央財政今年安排了再就業補助資金251億元,比上年增加42億元。地方財政也增加了這方面的投入。
強化目標任務,層層落實工作責任。把就業再就業目標任務落實到各級政府、各個部門和街道社區,并按月進行調度。精心組織專項行動,認真搞好就業服務。國家組織開展了“再就業援助月”活動,促進困難就業人員再就業;開展勞動力市場清理整頓專項活動,加強對職業中介行為的監管;開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把就業再就業的責任切實落實到基層;開展“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發揮民營企業吸納就業的作用;組織實施“春風行動”,為進城務工人員提供就業幫助。
加強就業宏觀管理,有效調控失業。指導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員;規范企業減員行為,合理調控企業分流減員的規模。
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促進多種形式就業,鼓勵勞動者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通過扶持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
此外,還在全國選擇了一批具備條件的城市進行統籌城鄉就業試點;逐步取消農村勞動力進城和跨地區就業的限制,改善農民工進城就業環境。
為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千方百計擴大就業的同時,國家加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我國社保覆蓋面進一步擴大,9月底,全國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8242萬人,比上年底增加754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4966萬人,比上年底增加1184萬人。
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9月底,全國已納入社區管理的企業退休人員2775萬人,占企業退休人員總數的68.6%,比上年底增加110萬人。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我國積極推進“分類救助”的政策,對城市低保對象中“三無”對象、重病、重殘及老年人等有特殊困難的人員給予重點照顧。同時,大力推進以城市低保制度為基礎,醫療、教育、住房、司法等專項救助相銜接,臨時救助為補充,優惠政策和社會互助相配套的城市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努力幫助城市貧困群眾解決各方面實際困難。截至8月底,全國共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2229萬人。
與此同時,我國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0%。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初步分析,今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有望比去年增加300元以上,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實際增長6%。(記者 劉羊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