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 隨著“十一五”的到來,中國不僅開始了新的歷史轉折,同時承擔這個轉折任務的人才也在開始更替。隨著上世紀六十年代受高等教育的人集中退休,八十年代及以后的大學畢業生將在中國各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在剛剛過去的2005年,中國有十余位省部級領導干部履新,他們的平均年齡不到55歲,多數為“文革”后恢復高考后進入大學,集中受高等教育的時間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
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提供的數字也顯示,2005年資助的總金額22.5億元的9000多項“面上項目”中,超過四分之三的項目負責人年齡在45歲以下。
中國規定,男性60歲、女性55歲退休。由于從1966年到1976年的“文革”期間,中國大學停止了高考招生,因此恢復高考之后培養出的八十年代大學生直接成為六十年代大學生的后繼者。專家認為,這將給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帶來不少的變化。
在五六十年代,中國人受到的主要是以計劃經濟為主要特征的蘇聯模式教育。但在八十年代后,包括課程設置等都改革了,引進了西方發達國家的許多新知識,許多人還有機會出國留學。
從參加正在北京舉行的兩會代表委員的年齡和教育背景上看,也體現出這樣的特點。四五十歲的八十年代受教育者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46歲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副總工程師穆京祥說:“從進入大學起,20多年連續不斷地平穩學習、工作,是我們比上一代人幸運的地方。”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研究所研究員謝朝華今年48歲。他在1977年幸運地從570萬考生中脫穎而出,作為27萬名進入大學的年輕人之一進入西南政法學院法學專業。
謝朝華1982年畢業的次年,他被公派赴法國巴黎攻讀法學碩士和博士。1994年他在北京開業了中國首家個人律師事務所,此后不久他加入了中國8個民主黨派之一的致公黨,并很快成為這個黨派在北京市的領導人。
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定西市委書記石晶受到的最震撼人心的一場“教育”,是1978年那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他成了中國掉轉船頭后第一批受益者的一員。1979年,他考入西北師范大學政治教育系。“這打開了我觀察外部世界的窗戶。”
與九十年代受教育的一些人相比,這批人對基層國情普遍更為熟悉。1974年前,石晶高中一畢業,就來到西北大山深處插隊。16歲的石晶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用鍬和鎬頭從山上挖土,然后用架子車運送滿載著泥土的籮筐,與無數知識青年一起大修梯田,改變自然面貌。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副所長姚建年用“七十年代上山下鄉,八十年代大學畢業,九十年代歸國創業”來形容這一些人的一個特點。姚本人中學畢業后就下鄉,八十年代大學畢業后,赴日本讀完博士。歸國后的姚建年成為中國最早進行納米材料研究的科學家之一,現在他正積極倡導將他的成果推演至生命科學、生態環境乃至能源等領域。
人才被認為是決定中國未來的關鍵。溫家寶總理在5日的全國人代會上特別提到了“人才強國戰略”。中國未來需要的人才包括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
在對一些八十年代后受教育者的訪談中,記者發現,公平、公正、民主、法制、科學、創新、準則、監督、市場、競爭等是他們使用頻率很高的詞匯。
“他們是科學發展觀、自主創新、以人為本等理念直接和有力的推動者,這代人的脫穎而出將使中國完成一次劃世代的人才更迭與思維方式轉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研究所研究員白鋼說。(記者劉暢 肖敏 王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