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文物保護工作,從開始規劃時就強調氣象學、環境學、建筑學、遙感、物探等多學科參與,能夠極大地豐富古代文化遺存的信息量,避免傳統的單純的考古造成的大量歷史信息丟失?!焙笔】脊潘彼L李桃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文物是不可再生資源,寶貴的歷史信息一旦丟失,帶來的是不可彌補的損失和缺憾。在以往的考古實踐中,文物考古工作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文物古跡本身,而忽略了文化遺存形成發展的外部環境。近兩年來,遙感考古、生物遺傳學考古、音樂考古紛紛出現,眾多不同學科的工作者開始參與考古發掘,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多學科參與文物考古工作成為趨勢。而在配合大型工程建設的文物保護工作中,從一開始的規劃和學術課題設置時就重視多學科參與還很少見。
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淹沒區湖北省文物保護規劃》上,記者看到,“舊石器時代以來漢水中游地區環境變遷”、“丹江口庫區文物管理信息系統”、“重要遺跡遺物的保護技術研究”等被作為預先設置的課題提了出來。漢水中游地區是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過渡地帶,其自然環境兼具中國南北的多重特征。通過對不同時期重要遺址環境信息的提取分析,專家們將建構該區域的環境變遷系統,深化人地關系的研究。以電子檔案的形式將南水北調工程相關文物的信息資料納入“文物管理信息系統”,建立比較完整的數據庫,有助于永久保存文物信息資料,促進文物管理與研究的現代化。
丹江口水庫淹沒區湖北省文物保護規劃組成員除了大量文物考古工作者外,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葛修潤是規劃組顧問,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余柏椿是規劃組副組長,此外,規劃組還有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湖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的教授們。
丹江口水庫淹沒區湖北省內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各種建筑、石質文物等共有210處,聞名于世的“鄖縣人”頭骨化石、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建筑群等都蘊藏于此。作為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之間重要的過渡地帶,中國南北古代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軌跡在此依稀可辨,是探索研究人類起源、發展以及中華文明形成等重大課題的關鍵區域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歷史、文化價值。(李延麗)
新華網 2004年3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