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本報訊 (記者蘇曼麗)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后,央行認為未來物價上漲仍有壓力。央行昨天發布的三季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指出,未來物價上漲的壓力仍不容忽視,糧食價格上漲、收入分配及資源價格改革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不確定性將影響我國的物價,但央行也表示,未來通脹風險總體可控。
四大因素決定物價走勢
9月CPI同比上漲3.6%,我國連續8個月實際利率為負。為抑制通貨膨脹,央行在上周宣布加息,而市場普遍預計,CPI同比增速將在明年一季度達到最高點,央行的加息可能將繼續。央行昨天在報告中分析稱,我國的物價水平將受貨幣政策、糧食價格、收入分配及資源價格改革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四大因素的影響。
首先主要經濟體將進一步實施定量寬松貨幣政策,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快速回升,目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CRB現貨價格指數已超過危機前最高水平。
作為CPI上漲的重要推動因素,明年糧價存在較大上漲壓力。央行表示,雖然今年糧食豐收在望,但種糧成本提高,工業用糧需求增加,再加上國際糧食價格上漲對國內預期的影響導致的惜售等現象,糧食價格仍可能繼續上漲。
此外,收入分配和資源價格改革可能推高明年的物價水平。
“雖然經濟增速趨緩,貨幣信貸增長的逐步正常化也將有利于穩定物價預期,但由于糧食價格上漲和收入分配及資源價格進一步改革的影響,再考慮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不確定性,物價上漲壓力不容忽視。”央行判斷。但央行也同時表示,未來通脹風險總體可控。
全球經濟復蘇將放緩
“全球經濟下半年復蘇放緩,但出現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央行稱。而據央行測算的經濟景氣指數顯示,中國經濟已經放緩,未來經濟運行還存在一定的壓力。
央行認為,中國在內部需求方面,消費趨穩,投資回落,呈現宏觀經濟增長趨緩的跡象。在外部需求方面,全球經濟增速比上半年將會放緩,由于我國出口最終市場約46%以上(未包括通過香港轉出口的部分)集中在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這些國家、地區經濟增長緩慢、需求減少,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國出口增長,但影響較為有限。受去年同期基數較大和外部需求放緩雙重影響,四季度我國對外貿易增長將進一步趨緩。
二季度經濟增速放緩曾經引起較大的擔憂。三季度經濟呈現趨穩跡象。央行對此解釋稱,二季度以來的經濟增長放緩是需求約束、政策調整等多重因素作用的必然結果,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約束地方債務膨脹、強化節能減排的最終體現。在經過短期調整后,經濟增長趨于穩定將更有利于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的可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