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副院長 陳佳貴 發言
攝影/中國網 楊佳
6月1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北京西城區金城坊東街1號北京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酒店大宴會廳舉行《中國經濟轉型30年》新書發布會暨中國經濟發展座談會。中國網進行了現場直播。
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陳佳貴表示,福特基金會贊助主辦《中國經濟轉型30年》座談會是非常有意義的。他認為,中國改革30年有以下幾點值得肯定:
第一,從輿論深度來講,堅持了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這個指導是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國的改革始終是在這個領域進行的。
第二,在改革的性質上,堅持了社會主義制度的逐步完善。因此,改革開放是具有第二次革命的性質,但不是改革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而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改革開放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更好地相適應,也更加適應經濟發展,適合社會主義制度。
第三,在改革的方法、目標上始終堅持市場取向的改革。從改革的過程來看,盡管中間出現了一些波折,我們在座的很多同志都參與了改革的過程,進行研究實踐。對于我自己來說,改革的全過程我基本都參與了研究。從這個過程來看,應該說大的方向是堅持市場取向的改革,逐步加強市場基礎作用,最終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肯定了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
第四,在改革的模式上選擇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改革的目標和模式。這個制度是建立在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之上的,它既具有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又具有中國特色,所以它由企業制度、市場體制、分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和政府的宏觀調控等幾大制度組成的。同時,在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一系列法律體系,來鞏固改革的成果。
第五,在改革的方法上產生相應負擔,逐步深化,漸進式的推進。
第六,在總體部署上注意處理好下面五個關系,使改革不斷深化:注意處理好農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關系;處理好利益態度和制度機制創新的關系;處理好公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私有、發展非公有企業的關系;處理好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關系;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我認為在整個改革的過程中,要處理好這五個關系。
第七,在改革的動力上既依靠中國共產黨以及它領導下的政府的權利,又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發揮理論界的作用。在理論界,在這方面也充分發揮了作用。
第八,在對改革的措施、手段的選擇和改革成果的評價上,堅持從實際出發。評判的標準主要是鄧小平講的三個有利于: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適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適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