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萬億新增貸款流向存疑
信貸資金曲線入市難監測
今年1月份的1.62萬億元新增貸款堪稱“天量”,而貸款資金的流向更是引發了各方的諸多疑問,其中最大的疑問在于信貸資金是否流入股市。不過,由于中國人民銀行等國家監管部門尚無相關的調研數據公布,所以信貸資金流向的問題難有定論。有專家學者認為,雖然信貸資金存在入市的現實可能性,但實際情況應該并不嚴重。
■6600億信貸未入實體經濟?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研究員李永森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信貸資金違規入市歷來都備受市場的關注,也一直是個很難準確量化研究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中,信貸資金從銀行出來之后,通常不會直接違規投入股市,而是要經過多個環節,往往在最后一個環節以合規資金的面目出現,這給量化的監測和監管帶來了難度。
此前,申銀萬國證券研究員李慧勇發布研究報告稱,通過對1月份貨幣發行增量的推算,估計1月份大約有6600億元信貸資金未投入實體經濟,主要被企業用作轉投定期存款或用于購買股票。不過,這6600億元中有多大的比例最終流入股市,李慧勇表示還需要等央行的詳細數據出籠后才能算出。
實際上,在1.62萬億元新增信貸中,票據融資達到6239億元,這一比例明顯高于以往的經驗數據。業內人士分析,不少企業存在利用票據融資后直接存銀行以賺取息差的現象,并且不能排除進入股市的可能。
■年初股市與貸款齊飆
一個事實是,自去年11月以來,A股市場和銀行信貸呈現同步上揚的趨勢。
《財經》雜志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的研究顯示,銀行貸款中的不可解釋部分和上證綜指存在較強的正相關關系,上證綜指上漲較多的月份通常是貸款中“不可解釋部分”上升的時期。今年1月份貸款增量的“不可解釋部分”高達8300億元,比2007年2月和2008年2月分別高出5000億元和6000億元,同期A股市場全球一枝獨秀。他判斷,由于股市回暖,今年1月份不可解釋的部分資金中有一部分可能流入股市。
■違規入市情況應沒以往嚴重
更令人存疑的是,在上周有媒體報道稱監管部門開始調查新增信貸資金流向后,A股市場應聲下跌。
對此,李永森指出,在歷史上每當監管部門查處違規資金入市情況時,違規資金就匆忙離場,導致股市不可避免地出現下跌。當然,股市的漲跌還由其他多個因素決定。他也認為,目前違規資金入市的情況應該沒有以往嚴重,這是因為政府監管水平和投資者風險意識都今非昔比,而信貸資金炒股畢竟是一種高風險的操作方式。
上周,有媒體報道稱,一位央行官員在某國有銀行發表的講話中表示,上海并未截獲違規資金入市的證據,但監管層對這種可能性的判斷是“有大于無”。李永森表示,這是一個高度敏感的話題,監管部門勢必持慎重態度。晨報記者 李若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