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電子信息業:大項目難解創新積弱
本報記者 黃婕王云輝上海、北京報道
這是一份短期內綜合各方意見出臺的救急計劃。
“形勢很嚴峻,各方面都很著急。”2月16日,一位參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2009年-2011年)初稿》(以下簡稱《振興規劃》,)制定的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繼鋼鐵、汽車、紡織、裝備、船舶之后,備受關注的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計劃亦即將出臺。
據記者了解,由工信部主導制定的《振興規劃》已經完成初稿,并已提交至國家發改委并初步得到認可,修改后將送至國務院審核,近期有望正式出臺。
緊急出臺產業振興規劃,顯然與目前電子信息產業遭遇的全球金融危機沖擊密切相關。
除了強調當前金融危機對國內電子產業的嚴重影響,《振興規劃》還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國內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并在振興思路上,較為明確地提出按照產業特性分層次扶持。
一位電子信息業界人士表示,在“十一五”規劃的基礎上,將扶持政策細化并聚焦到具體行業甚至項目上,是此次《振興規劃》的一大亮點。但對充滿期待的整個行業而言,這種以“重點工程”投資拉動為主的振興方式,仍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國內企業自主創新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
業內人士建議,應對經濟危機應與產業轉型、升級緊密結合,在通過重點前瞻性投資拉動的同時,尤其應兼顧對創新型企業的培養和扶持。
“各方面都很著急”
“《振興規劃》最主要的作用是拉動內需,刺激國民經濟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與此對應的則是,自去年7月以后,國內電子信息業發展呈現急速下滑趨勢,集中體現在出口大幅下滑、絕大部分行業和骨干企業面臨嚴重困難,以及利用外資額下降三個方面。
工信部給出了的統計數據可謂“觸目驚心”:2008年,電子產品銷售收入單月增速從年初的17%急速下滑到10月份的1.9%;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增速從5月份的32.6%下降到10月份的12%;2008年1-10月,我國利用外資額同比下降14%,外資企業收入增幅比全行業低4.4個百分點。
從電子產業行業分布來看,目前無論是上游的半導體、電子元器件行業,還是下游的整機、軟件類企業,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與上年同期相比,鋁電解電容、印刷電路板等領域的骨干企業訂單減少50%;太陽能電池行業海外訂單下降30%;集成電路產業增速從2007年的24.3%驟降至2008年1-10月的7.1%;第四季度出現了近10年來首次負增長。
中芯國際、華虹NEC、珠海炬力等骨干企業銷售額大幅下降,并出現巨額虧損。
下游企業的情況亦不容樂觀。包括手機、PC、彩電等在內的國內整機企業業績均有大幅下滑。去年1-10月,PC產量增幅同比下降19.5個百分點,其中,聯想第三季度銷售額增幅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同方、長城、七喜等企業出現負增長。
在2008年彩電出口驟降的情況下,業內人士預計,2009年TCL、長虹、創維、康佳、海信和海爾6家骨干企業出口額將減少35%。而對中軟、用友這類軟件企業來說,目前合同銷售額以10%-15%速度逐月下降,訂單大幅減少,撤單現象日益突出。
《振興規劃》還清醒地指出,金融危機對電子信息產業影響具有一定滯后性,預計2009年產業形勢可能更加惡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銷售收入增速將繼續下滑甚至出現負增長,對GDP增速的負面影響十分顯著。
“重點工程”投資拉動
上述參與規劃制定的相關人士認為,在“十一五”規劃基礎上,將扶持政策細化,可以說是《振興規劃》的一大亮點。
“金融危機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影響要細分行業來研究。有的行業是負面的影響比較多,有的更多則是機會。”曾劍秋說,比如通訊業由于3G牌照發放等因素,未來1-3年可能更多是面臨機遇,而外向型、出口拉動型的企業就相對困難,因此“政策也要區別對待”。
《振興規劃》提出,工信部會根據電子產品不同特性將行業分為核心產業(如集成電路、平板顯示、軟件)、傳統骨干產業(如電子元器件、計算機、視聽相關產業)以及新興應用導向產業(如3G、IPTV、下一代互聯網產業等)三類,并針對性地提出不同振興思路,“重點突破核心產業,確保傳統骨干行業穩定增長,以及以應用帶發展形成新的增長點”。
針對集成電路、平板顯示等核心產業,《振興規劃》明確列出了需要支持的重點工程,比如支持‘909’升級工程、建設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支持骨干企業建設6代以上液晶屏生產線、支持骨干企業建設等離子屏生產線、支持廣播運營商加快實現地面數字電視全面覆蓋、實施政府國產軟件替代計劃等。
這些重點工程涵蓋了集成電路、平板顯示、TD-SCDMA產業、數字電視、計算機和下一代互聯網應用、軟件和信息服務培育等六個重點領域。
具體到政策措施方面,《振興規劃》指出,國家將新增資金投入向電子信息產業傾斜,以貸款貼息、研發和產業化補助、政府采購、資本金注入等多種方式引導社會資源投向電子業。對于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將繼續延長原來鼓勵政策實施期限(延續集成電路進口設備免進口環節增值稅、延長2010年到期的軟件產品增值稅政策),免除軟件企業營業稅,落實2008年財稅1號文有關優惠政策。
“與傳統產業優惠政策相比,此次規劃惠及的面廣得多,對企業要求也寬松得多。”參與制定該規劃的中國信息經濟學會電子商務專委會副主任王汝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國家希望通過對前瞻型、創新型、骨干型重點項目的投入,驅動地方政府和民營資本進入,同時也更好地吸引中高端人才進入,從整體上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自主創新仍待強化
在肯定《振興規劃》對電子信息產業應對當前經濟形勢的促進作用的同時,一些業內人士也直言不諱地指出,目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在于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產業長期處于價值鏈低端,產品結構不合理。
也就是說,振興規劃的主旨思想仍是“重點工程”投資拉動為主,這種方式能夠從多大程度上改善國內電子信息產業的現狀值得商榷。
一位芯片設計公司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說,以芯片產業為例,雖然建設12英寸生產線能夠拉動投資,吸引人才,但并不能解決核心技術缺失的問題,反而建廠需要面臨巨大的產業風險。
目前國內主要的12英寸生產線均面臨產能不足的問題,再建一條生產線無助于解決問題。國內芯片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上游自主設計能力的缺失,從這個角度來說,國家應該重點扶持具有創新能力的設計企業,下力氣去研究如何建立一個有利于創新的環境和機制,但這點在規劃里面沒有明確。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政府應當區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兩個概念,明確產業創新的主體是資本,核心要害是資本創新。當整個環境缺乏一個合理的回報機制的時候,產業創新就會遇到阻力,因此,政府在對重要產業進行投資的同時,還應該注重對創新環境比如融資環境的塑造。
另外,也有業內人士擔憂該《振興規劃》的可操作性和落實程度。
“如果這些重大專項仍然用專家評審的方式,相比以前就沒有改進。”一位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不從機制上進行創新,專項資金的分配以及優惠政策的落實很可能會不如人意。
Gartner電子產業分析師徐永認為,政府對產業的支持應著眼于減少企業經營成本,比如減稅、建立公共平臺等。此外,結合當下享受企業優惠政策的現狀,政府的人力資源政策應該以能力為標準,而不是以“身份”比如區別海內海外。政府采購帶動一個行業是一個好的想法,但需要盡量地公平。雖然這些都是細節操作問題,但將直接影響政策是否奏效。
對于產業界的種種疑慮,上述參與制定規劃的專家說,對于當前特殊經濟環境下匆忙做出的規劃,肯定存在爭議和不完美之處,但可以肯定的是,該《振興規劃》出臺后,有關部門肯定會根據實際情況陸續再出臺相關具體措施,以保證其順利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