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解決企業困難,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大力支持重點產業發展,即抓緊制定實施鋼鐵、汽車、造船、石化、輕工、紡織、有色金屬、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振興規劃。
汽車:產業地位顯著提升
從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6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透露的信息看,汽車業有望迎來暖風。
會議的兩大內容與汽車業相關:一是大力支持重點產業發展。抓緊制定實施鋼鐵、汽車、造船、石化、輕工、紡織、有色金屬、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振興規劃。二是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實施燃油稅費改革。
首先,汽車業躍身為重點產業。由此可見,在經濟轉型時期,汽車業對于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廣州汽集團總經理曾慶洪指出,“在諸多行業中,汽車產業對消費的拉動作用最大。美國、日本以及韓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都建立在汽車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上。”
其次,燃油稅費改革方案將直接影響到汽車消費者成本的增減幅度,并最終影響汽車消費需求。鑒于汽車業提升至第二重點產業,預計有關主管部門會適度考慮汽車業的承受力和未來發展,推出燃油稅改革方案。
另外,會議的另一項內容也與汽車業有潛在關系。即“加快推進企業技術改造、自主創新和兼并重組。推進重點領域技術進步,制定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措施,支持企業自主研發,推動高技術產業化”。
在采訪多位汽車企業高層后,記者發現,多數正在進行自主品牌建設的中國汽車企業,正急迫尋找有關主管部門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如果這一項落實,將對汽車業構成重大利好。
目前,進行自主品牌建設的A股汽車類上市公司有:上海汽車、長安汽車、一汽夏利、江淮汽車、北汽福田等;在香港上市的自主品牌汽車公司包括吉利汽車、長城汽車、比亞迪、華晨汽車等。
裝備制造:促成產業鏈條整合
繼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為裝備制造業撥云見日之后,國務院又決定抓緊制定實施裝備制造業重點產業振興規劃,進一步給產業發展創造條件。對此,業內普遍看好,并認為裝備制造業在未來幾年將迎來一輪發展機遇。
天相投顧分析師指出,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裝備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制造業的振興和發展關系到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實力增強,同時制造業目前也是提供就業崗位較多的行業。
“如果國家出臺振興和支持制造業的方案,無疑對制造業直接的利好,比如此前出臺的增值稅轉型的方案等。同時,此次的振興規劃包括了有色、鋼鐵、汽車等等與制造業上下游相關的產業,所以此次振興規劃實施后產生的協同效應是值得期待的。”該分析師說。
不過,他也提醒,制造業和造船業的振興和復蘇很大程度上要取決于整個宏觀經濟的復蘇情況,而且具體的方案尚未出臺,所以暫維持機械行業“中性”的投資評級。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近期召開了一個行業內論壇,就裝備制造業在金融危機下的新增長、新趨勢進行探討。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總干事高振剛在會上表示,“未來幾年,對中國裝備制造業打造高端產品將是一個難得的機遇,而建立一個研發、設計、檢驗、制造一體的產業鏈條,是這一行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因為過去幾個鏈條之間各自為戰的情況比較嚴重。”
輕紡:振興政策重在治本
雖然不屬于國家經濟命脈,但對于紡織、輕工這些關系到大量就業人口的行業來說,其遭遇的一系列重大困難,已經越來越成為中國政府關心的重大行業。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六項政策措施解決企業困難,首先就提到了要抓緊制定幾個產業的振興規劃,這里就包括輕工和紡織。
毫無疑問,我國紡織產業已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困難。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今年前10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總額為1537.17億美元,同比上漲5.89%。前10個月5.89%的漲幅較今年上半年回落了5.19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回落13.84個百分點,為近6年來的最低。剔除2月份春節因素外,從1月份至今,我國紡織出口增速已經連續9個月出現回落,顯示出口惡化的趨勢正在進一步擴大。而今年10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金額為167.50億美元,同比增長9.32%,但較上個月減少近13億美元,增幅-6.94%。
商務部《紡織商業周刊》總編、第一紡織網總裁樊敏指出,目前,國家已非常重視并頻出各類政策以增強信心扶持困境中的企業;盡管頻出政策,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目前制造業的困境,但其生存現狀并未完全得到改觀。
對于當前國務院提出的產業振興計劃,業內著名分析師國金證券張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保就業是重要目標,也是輕工、紡織產業振興的題中之議,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但是,這兩個產業市場化程度太高,企業大大小小多如牛毛,扶持政策很難落到實處,想用行政手段精確扶持很難,“紡織產業短期難以翻身。”
“而且,現在主要問題不在于與我們。紡織品需求市場主要在歐美,歐美需求起不來,我們出再多政策也用處不大,我的觀點是出口退稅率不用再提了,意義不大,帶來收益的一半會進入進口商的腰包,而人民幣適當貶值則最好。”張斌認為。
樊敏認為,需求萎縮是紡織行業當前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轉變使紡織行業面臨的生存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一變化對本已產能過剩的紡織行業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必須千方百計保持住應有的市場份額,避免形勢的進一步惡化。否則的話,大批企業倒閉破產不可避免,這對紡織產業的發展是災難性的。
對于振興政策,樊敏認為,綜觀紡織產業近十幾年的發展,針對紡織產業的政策調整非常頻繁,如紡織出口退稅政策的調高或調低就達十幾次以上,政策調整缺乏長遠性和系統性。因此,產業發展的導向和政策必須立足長遠,應以保持產業持續發展為原則,建立系統的、穩定的產業政策保證體系方為根本。
他建議,支持紡織產業的政策重在治本而非治標:建立以點線面結構的產業政策保證體系;確立以消費經濟或說以消費需求為主導型的產業政策取向;強化終端品牌貢獻率、商業渠道貢獻率對產業發展的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對產業的貢獻,產業政策、財稅政策傾斜;完善紡織原料流通體制,降低進口原料減稅。
鋼鐵:關注原料保障與市場發展
27日下午,就鋼鐵行業的產業振興規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單尚華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務院正在聽取各個重點行業的工作匯報,其中也涉及政策建議及規劃等方面的內容,但還沒有聽取鋼鐵行業的相關匯報,有關內容尚無法透露。
中信證券鋼鐵分析師周希增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鋼鐵行業作為基礎性工業,在原料保障性供應方面應該提早重點規劃,這與石油、糧食等戰略資源是同等重要的。目前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約60%,使得國內鋼鐵行業受制于上游原料供應,未來全行業在產能發展、布局方面應該與原料保障供應規劃相協調。
周希增還強調,近幾年由于國內外市場的需求旺盛,鋼鐵業超速發展,但當國內外需求減弱的情況下,行業積累的矛盾顯現出來,因此,在產業振興規劃中對鋼鐵未來10到20年的市場需求進行整體研究和規劃,從而對國內鋼鐵產能的發展進行合理控制,避免前幾年大干快上的局面再度出現。相關規劃不能過于謹慎,脫離市場實際需求。“鋼鐵業還應建立產品研發體系、技術裝備研發體系,國內的鋼鐵裝備近幾年吃百家飯,產業在新的升級形勢下持續發展能力欠缺,這方面要有所建樹。”周希增表示,產業振興規劃對鋼鐵板塊的龍頭企業正面影響更大,上市公司只有保持持續良好的盈利才能穩定股價,從而獲得新的融資能力擴大實力。(吳瓊 陳其玨 葉勇 徐虞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