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下午,為期兩天的2008(中國 深圳)進出口貿易與海關事務論壇在深圳銀湖國際會議中心閉幕。針對進出口貿易政策、海關政策的頻繁變化以及勞動合同法實施、兩稅統一、人民幣升值、非關稅壁壘增多等對相關企業帶來的挑戰,相關人士表示,進出口企業應該加強自身的風險管理。
港資與深企均感危機
兩天的論壇中,海關總署的4大部門5位司、處級官員出席并做演講。海關總署國際司副司長汪東虹就“海關最新關稅政策調整及海關估價制度”議題做演講時表示,最新的政策降低了46個稅號的關稅。另外,對書報期刊,鮮活物品,易腐、易失效等不易保存的貨物可以集中申報,“一次申報多批次進口。”
海關總署電子口岸數據中心、稽查一處、加工貿易和保稅監管司監核處等相關主管官員分別就“中國電子口岸建設背景及對進出口企業的影響”、“企業如何應對海關稽查與規避處罰風險”、“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政策和企業的應對措施”、“2008年加工貿易監管政策走向及企業應對策略”等議題分別進行研討。
前日的專題討論會上,香港工業總會珠三角工業協會秘書長張潤冰在“國家產業政策調整背景下的企業出路”專題討論中分享了協會近期所做的珠三角營商環境調查所獲得的第一手資料。張潤冰表示近期內地多項政策轉變,令港商對珠三角的營商環境看法有所改變,調查顯示6成的港商選擇在珠三角產業升級,有4成會離開。
不僅港資企業,深圳相關企業也紛紛感受到了加工貿易環境以及相關政策變化帶來的危機感。一家物流咨詢公司的資深顧問徐岷表示,“一些企業忽略了新出臺政策和貿易環境改變對自身的影響,導致損失慘重。”
單項管理可化解關稅風險
針對貿易政策以及貿易環境的變化,普華永道國際貿易服務部經理肖世練表示,企業自身必須加強風險管理。肖世練指出,對于以貿易、物流占有重要地位的地區(比如深圳)來說,進出口企業的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肖世練強調,一旦企業因為關稅等問題受到追訴,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聲譽。如果企業被列為高風險企業,貿易將受到很多限制。
談到具體的做法,肖世練指出,企業在做任何決策的時候都要考慮到政策風險。比如關稅環節,常常涉及到很多部門,除了發票的價格,有無其他的費用,是否和我們的交易相關等等都要重視。“過去我們很多的審計師都不看關稅這一塊,事實上很多企業因此惹了很多麻煩。”肖世練說。
涉及到進出口企業,肖世練提出以下建議:第一,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可以選擇不做進口。讓對方把貨物直接運到國內,多做國內貿易。第二,通過完整的內部控制、信息管理,跟海關方面預先的合作(比如價格、分類等方面)等等降低風險。
肖世練最后強調,風險控制必須與所承擔風險的能力相匹配。“最可怕的是,很多企業并不知道自身有無應對風險的能力,都是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所以,完善風險機制非常必要。” (來源: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