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北京寒意仍濃,華燈初上,夜色中的北京街頭車龍成河。由成都大學副校長張其佐博士邀請的學者和朋友正在舉行一場特殊的聚會。席間,世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林毅夫與張其佐就熱點經濟話題展開了討論。
次貸危機對中國影響有限
對次貸危機所產生影響的看法,林毅夫認為,2001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格林斯潘以低利率政策刺激消費和房地產需求使美國避免了蕭條的危機,低利率政策導致房地產需求增加和泡沫的出現。而房地產泡沫破滅導致次貸危機,同時也使得財富蒸發、消費下降、經濟出現了疲軟蕭條。但這種影響不會很長,只要次貸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不像1929年那樣深度蕭條,那么,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就非常有限。
為什么會作出如此判斷,林毅夫也作出了解釋:我國金融機構購買的美國次貸較少,只有中國銀行購買了一點;我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主要以消費品為主,而且主要是中低價位的消費品,這些往往是生活必需品。因此,也不會造成我國對美出口的負增長,頂多也是增長放緩。
世界經濟極有可能衰退
成都的經濟學家張其佐是典型的“悲觀主義者”。在他看來,已暴發了一年的美國次貸危機才剛剛開始,以此為導火索還將引爆更大的“火藥桶”,美國經濟將極有可能步入衰退,世界經濟也將受影響,極有可能進入衰退調整期。
早在2004年3月30日,張其佐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提出了“世界經濟將面臨三大風險”。“我的觀點恰恰相反,受美國經濟衰退影響,世界經濟真的進入衰退期了。”張其佐指出,他在2004年指出的“世界油價高漲的風險、世界房地產行業的泡沫風險和美國雙赤字的風險”這三大風險全部應驗了。從經濟發展“繁榮-衰退-復蘇-擴張”的周期規律來講,次貸危機的暴發只是導火索,它是美國經濟周期的一個拐點,極有可能引發美國經濟衰退,從而導致世界經濟衰退也是一種必然。就算次貸危機不出現,也會出現其他的危機。
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張其佐認為,這主要在于,世界經濟出現了經濟結構的不平衡,特別是信息產業作為世界經濟發展引擎功能的作用衰退后,還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主導產業來催生全球經濟發展。這就出現了一個產業斷層帶,雖然生物產業所引發的產業革命正在進行中,但還不能完全承擔起作為引導全球經濟迅速發展的主導產業的重任。因此,在新的主導產業沒有形成之前,世界經濟極有可能步入衰退,進入調整期。
中國已是一個經濟大國,但還是一個品牌小國,進一步加強自主創新所產生的新產品、新技術可以有效補充供給,削弱原材料上漲帶來的通脹壓力,才能在人民幣升值壓力下增強出口產品競爭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
大膽利用利率調控經濟
林毅夫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深具信心。他預計我國平均每年經濟增長在9.7%左右,這個速度還可以在未來維持10年、15年或20年以上。他認為,近幾年城鄉收入和消費的增長比較快,估計今年出口增長會放緩,但也不會太慢,今年經濟依然會比較快速的發展,基本維持在9%左右。對于貨幣政策,林毅夫依然堅持自己一貫的主張。他認為,在目前高投資、高出口、高消費以及較高物價漲幅的經濟形勢下,宏觀調控應以數量和行政手段更有效,有關部門應更大膽地提高利率,抑制高通脹風險。
對于目前所采取的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措施,林毅夫認為,其負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因為它主要擠壓的是中小企業貸款,不利于解決就業、收入分配、啟動內需。相比之下,林毅夫更贊成適當提高利率,這樣可以減少投資和消費,使得通脹壓力緩解。此外,這樣做的最大好處,還會避免政府直接把資金趕到股市、房市,推高股價、房價,形成泡沫。
人民幣今年還將升值10%
由于美國遭遇次貸危機,為了盡快擺脫影響,張其佐認為美元還將繼續對主要貿易對象貶值。預計今年,人民幣對美元還將被迫升值10%左右。此外,對于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張其佐則認為,應該根據國際國內的形勢,采取結構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于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企業,就實施從緊政策,提高利息,增加稅收;對于那些國家大力支持鼓勵發展的瓶頸產業,則實施從寬政策,不僅要降息,還應該大幅度減稅。應當貨幣、財政、行政三管齊下。
經濟結構問題與股市
對于中國股市,林毅夫沒有作出直接評價,只是對張其佐教授的悲觀看法不太認同。對于經濟結構問題,林毅夫則認為,我國現行經濟結構最突出的問題是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兩極分化有逐漸加大的趨勢。
林毅夫表示,在國民收入分配中,資本所得不斷上升,勞動所得不斷下降,這會帶來一系列問題。收入較高的人群,基本需求已經滿足,消費傾向相對較低,增加的收入會轉變為投資;而收入較低的人群,消費傾向相對較高,但是缺乏消費能力,還要關心子女教育等一系列問題,收入分配結構的傾斜,會帶來投資和消費結構的失衡。
同時,收入較低的人群相對集中在農村,集中在中西部地區,收入分配結構的不合理也必然帶來城鄉差距和區域差距的擴大。至于如何才能解決這一問題,林毅夫認為,收入較低的人群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工資所得,要增加他們的收入,就要努力增加就業,實現充分就業,提高勞動報酬在分配中的比重。(文/楊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