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的出口競爭力持續增強,經濟效益顯著提高,但從生產的角度來看,中國制造業增加值率和利潤率都很低,附加值不高。中國制造業增長主要建立在依靠能源、原材料等物質產品的消耗基礎上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12月9日,“中國制造業論壇2007年會”上專家一致表示。
據了解,2006年我國的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僅是26.4%,比美國2005年的水平低8.3個百分點。出口產品有51%是加工貿易,中國出口當中有很大的比例是外國在中國的跨國公司主營出口,在很多關鍵的原材料方面依賴進口的現象仍然比較嚴重,進口產品占外貿出口總額將近50%,集成電路95%是要靠進口,轎車制造廠商裝備、數控機床、紡織機械70%要依靠進口。
中國制造業亟待提升競爭力
專家一致認為,提高創新能力,強化質量管理,實施名牌發展戰略,是中國制造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創新能力不足是中國制造業的最大軟肋。只關注價值鏈中最薄弱環節的產業政策是不能支持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一位專家表示。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僅占千分之三。在今年13萬件發明專利當中有一半是來自國外的跨國公司。
“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企業在產品創新的投入上有較大的差距。”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陳佳貴表示,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確立企業的技術創新地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據陳佳貴介紹,我國計劃到2020年IT投入占GDP的比重從現在的1.35%提高到2.5%,科學技術進步對GDP的貢獻率從現在的39%提高到60%。中國的專利擁有數從現在世界的第二十位上升到第五位。
有專家表示,“中國制造”目前還主要處于產業鏈的低端,賺的是辛苦錢,不僅面臨著歐美不公平貿易壁壘的擠壓,又面臨著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和環境資源的約束,造成競爭力嚴重不足。
國家質量技術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蒲長城表示,強化“中國制造”的質量管理關鍵在企業,但政府在其間的作用也責無旁貸。要通過搭建社會公共檢測平臺,鼓勵中小企業共享檢測資源,減少重復投入,為企業提供優惠快捷的檢測技術服務和科研攻關服務。跟蹤國外最新技術壁壘動態,及時公布風險產品警示通報和國內外疫情疫病報告,幫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關,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積極應對和規避貿易風險,克服各種貿易壁壘和障礙。
“應鼓勵企業實施名牌戰略,塑造核心競爭力。”蒲長城強調,要鼓勵龍頭企業打造強勢品牌。尤其是要扶持那些技術含量與附加值高、有市場潛力的企業,對其品牌的創立、管理與延伸進行戰略規劃,使研發、設計、生產、銷售與服務等環節符合品牌戰略要求,由傳統的接單經營轉向品牌經營。
“中國制造”要重視國際標準的制訂
“我國現在有企業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國家標準,但是產品要走向國外必須要遵守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的標準。”陳佳貴如此表示。
今年3月份以來,國外對“中國制造”的出口產品,由過去的“反傾銷、反補貼”忽然轉變為“產品的安全性有問題”,但隨之而來的是國外輿論的責難和渲染。
“我們不否認出口食品中存在的問題,其原因既有不法企業非法出口造成的,也有因企業質量安全控制不嚴造成的。”蒲長城表示,事實上,中美間每年商品貿易額高達數千億美元,發現問題的商品實屬個別。中國出口的產品中,有將近六成是跨國公司和外商投資企業生產的。
陳佳貴表示,采用國際標準或國際標準化委員會公認的標準是我國一項重要的技術經濟政策,是企業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對外開放、加快與國際慣例接軌的要求。
據了解,2001年我國引進發布的19000多項國家標準,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有8000多項。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國際電動委員會現有的標準是16000多項,已經轉化為我國國家標準的有6000多項,轉化率是83%。
“我國的標準化水平與國際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不能夠消極地去遵守國際標準,應該爭取制訂國際標準的法律權和主動權,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我國產品在國際上的認可度。”陳佳貴強調。
蒲長城表示,今天全球化的趨勢下,世界各國很多因素都參與到了中國制造領域,如“中國制造”的貿易方式有50%以上是加工貿易,加工貿易產品都是按照外國訂貨商的要求和國際標準生產的。在這個意義上,所謂“中國制造”其實就是世界制造。“如果‘中國制造’到了損害,世界各國也同樣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本報記者 胡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