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下半年開始,世界糧價持續上漲。這次上漲有何特點?糧價波動是否有規律可循?如何規避風險,引導我國糧食產業進入和諧發展軌道?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世界糧價波動的基本規律
隨著全球一體化步伐的加快,發展趨勢表明,世界糧價存在一定的波動規律:剔除物價總水平攀升導致名義糧價上漲,至少在若干年度內,糧價在周期性下滑后,勢必存在一個持續上漲周期。在此基礎上,新的周期循環往復。這種周期律除了產需變化導致,一般由下列因素促成:
1.經濟周期。全球一體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日益呈現為“一國感冒,全球吃藥”的共進共退,衍生出全球糧價的周期性漲落。就入世后的中國而言,糧價作為“萬價之基”,經濟周期的波谷發軔于糧價筑底,高峰則終結于糧價的無序暴漲,并與世界體現為日益一致的波動周期。
2.政府行為。即便是徹底市場化國家,政府也通過各種形式對糧食市場施加影響。我們強調自然因素導致糧價波動,其實全球范圍內糧食生產此消彼長,此起彼伏,自然因素有時甚至沒有人為因素的影響大。各國事實證明,政府調控不僅對糧食產業產生重大影響,更主要是調控導致的價格反應過度現象始終如影相隨。
3.自然氣候。北京師范大學資源學院研究表明,水汽從地表蒸發上去,每年的蒸發量相差不大,落在一個區域的多,落在其他地區的就會少。也就是說,一個地區遭受洪災,與之對應的另外一個地區必有旱情。撇開工業發展、環境污染等使氣候復雜化的因素,氣候規律反映在對糧價的影響上,即:若干年度內糧食產區天氣相對平穩壓低糧價與水旱災害滯留推升糧價的交替出現。
4.糧食生產自身特點。“春種、夏耘、秋收、冬藏”的規律,決定調整糧食生產不會像工業生產那樣,只要開足或減低馬力就能立竿見影,過長的生產周期使它與生俱來具有調整的滯后性,在“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共同作用下進一步放大,通過價格對市場做出過激反應。
從根本上講,糧食供求平衡是動態的,產不足需和供過于求是其常態。只是上述因素的疊加作用,一定程度上拉長了波動周期,放大了波動幅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