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證監會:券商須讓投資者理解"買者自負"原則 加強投資者教育 -北京:企業拖欠工資最高罰款3倍 出口企業調查:與人民幣升值賽跑 -民政部加緊慈善立法 將改變管理缺位現狀 將簡化捐贈免稅手續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來 粵年產一個百萬人口縣 06年200萬夫妻離婚 -滬深總市值首破18萬億 股市收盤下跌 B股持續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動人員檔案新規:不入社保不能存檔 滬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四大鋼廠聯手開發海外礦產資源 中鋼協駁斥"中國鋼鐵威脅論" -新企業破產法將推出 政策性破產明年終結 鼓勵銀行向小企業貸款 -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閉幕 -中國明確義務教育政府負全責 經費須報人大批準 部分高校擬改名
2004-2010年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4 月 29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一、西部地區教育改革與發展取得顯著成績

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經過西部地區人民的艱苦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為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與智力支持。

(一)各級各類教育取得長足發展,國民受教育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以下簡稱“兩基”)取得明顯進展,到2003年,西部地區 “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81%,比1998年提高了24個百分點。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得到積極發展。民族地區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高中階段教育發展迅速,在校生由1998年的552萬人發展到770萬人左右,毛入學率達到35.5%左右。職業教育、各種形式的培訓和繼續教育不斷發展,培養了一大批熟練勞動者和實用人才。高等教育規模迅速擴大,其中普通本、專科在校生由1998年的73萬人發展到235萬人左右,在學研究生由1998年的3.2萬人發展到12萬人。初步形成了西安、成都、重慶等區域性高等教育中心和若干所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的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和高校科技創新與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使西部地區國民受教育水平顯著提高。據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2000年,西部地區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達到7.22年,從業人員中,二、三產業人員受教育水平分別達到9.57年、10.77年,接近全國平均水平,過去三年又有了進一步提高。

(二)教育改革成效顯著,有力地促進了教育發展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西部地區教育改革的步伐明顯加快。農村義務教育管理新體制已基本確立,促進了農村義務教育的鞏固和發展。職業教育管理新體制初步建立,對職業教育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完成,高等學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取得豐碩成果,有力推動和保障了高等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辦學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民辦教育得到較快發展。招生、考試、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得到積極推進。

(三)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改善,教育質量逐步提高

到2003年,普通小學、初中、高中的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由1998年的90.7%、79.8%和58.8%提高到96.1%、90%和68.6%,具有專科以上學歷的小學教師和本科以上學歷的初中教師比例也穩步上升。職業高中、普通中專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由1998年的30.9%和67.2%提高到46.3%和75.3%, 普通高校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由1998年的22.3%提高到27.0%。隨著教師素質的逐步提高,教學水平明顯提升,教育質量逐步提高。

(四)教育投入增長較快,辦學條件逐步改善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西部地區教育投入明顯增加。中央財政加大了對西部教育的轉移支付力度和專項投入,主要面向西部地區實施了“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用國債資金支持西部每省重點建設一所大學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使西部地區教育經費總收入由1998年的609億元增加到2002年的1194億元,其中財政性教育經費收入由465億元提高到826億元,從1999年到2002年僅國債向西部教育投入資金就達62億元。西部地區各級各類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逐步改善,教師待遇穩步提高,教育、教學手段不斷改進,教育信息化開始起步。

經過多年的努力,西部地區已初步形成各級各類教育相對完整的結構格局,教育的總體水平和質量也得到較大提高,為西部地區教育的振興打下了較好基礎。

二、西部地區教育發展面臨的形勢

當今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的發展與振興,越來越依賴于足夠數量的高素質勞動者、技能型人才和創新人才,依賴于教育的發展水平。

當前和今后幾年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時期,也是西部地區教育發展與人力資源開發的重大機遇期。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明確要求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十六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為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注入了強大動力;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將“兩基”攻堅作為西部大開發的一項重要任務,擺在與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同等重要的位置;國家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對西部教育的支持能力不斷增強,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民主法制建設、政治體制改革邁出新步伐,政府機構改革穩步推進,西部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體制環境不斷改善;西部大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紛紛上馬,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加強,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西部地區將直接面對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產業結構的升級、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需要向第二、三產業、城鎮和東部地區轉移,都對西部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也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隨著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對接受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5-10年,西部地區高中以下各學齡段人口呈下降趨勢,整體上規模發展壓力相對減輕。國家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部署,使西部教育有望以信息化為載體,奮起直追,縮小差距。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西部地區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還面臨著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困難。受經濟發展水平所限,西部地區政府財力薄弱,居民特別是農牧民收入水平低,支付能力弱,教育經費總量不足;加之自然條件差,少數民族眾多,“雙語”教學任務重,教育成本高,體制有待理順,機制不夠靈活,一些地方思想觀念相對落后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義務教育尚未普及,青壯年文盲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規模偏小,職業教育薄弱,城鄉、地區之間教育發展極不平衡,國民受教育水平明顯偏低,西部教育發展整體水平落后,人力資源開發的滯后與高層次人才的不足已直接影響到西部開發重大工程的實施。西部地區辦學條件差、教育手段和信息化程度落后,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合格教師短缺,代課教師相對較多,教育質量不高,教學內容與方法亟待改進,教育為西部大開發服務能力有待加強。

面對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與挑戰,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緊迫感,抓住機遇,科學決策,堅持不懈,采取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爭取用5-10年,使西部地區教育發展躍上新臺階,實現新跨越。

三、西部地區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要點、主要任務與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十六大關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部署,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將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按照以人為本的發展觀,貫徹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樹立大教育、大培訓的思想,堅持“鞏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質量、持續發展”的方針;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拓創新,積極進取;堅持從實際出發,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堅持突出重點,集中力量解決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堅持把加大國家對西部教育發展的支持與西部地區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加快西部地區教育發展,充分發揮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作用,為西部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為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的人力與智力基礎。

(二)戰略要點

根據西部大開發的長遠規劃與現實需要,結合西部地區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今后幾年,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在戰略上必須堅持以下幾點:

--全力攻堅。集中各方面力量,堅決打贏“兩基”攻堅戰,用五年時間,在西部地區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不斷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和質量。

--重點突破。以就業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著力提升教師與管理隊伍素質,努力在提高勞動力素質和教育質量與管理水平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擴大規模。擴大高等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規模,多種途徑支持西部地區擴大高等教育和優質高中階段教育資源,改善辦學條件,調整布局結構,使高等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發展躍上新臺階。

--實現跨越。大力發展西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積極推進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以信息化帶動現代化, 努力實現西部農村教育跨越式發展。

(三)主要任務與目標

1、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到2007年,尚未普及初等教育的地區普及小學六年教育,普及初等教育的地區通過“兩基”驗收,已實現“兩基”的地區進一步鞏固成果,提高質量,西部地區“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85%以上,初中毛入學率達到90%左右,青壯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到2010年,“兩基”人口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初中毛入學率達到95%左右,青壯年文盲率進一步下降。

2、發展學前教育

積極發展學前三年教育,重視兒童早期教育,逐步提高入園(學前班)率,努力使已實現“兩基”地區的絕大部分城鄉兒童都能接受多種形式的學前教育,城市地區基本滿足學齡前兒童入園(學前班)需求。

3、擴大高中階段教育規模,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與培訓

大中城市逐步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經濟條件較好的農村地區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經濟欠發達農村地區適度發展高中階段教育。爭取到2010年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達到1200萬人左右,其中中等職業教育占50%以上,毛入學率達到65%左右。

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社會、面向市場,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特別是初中后職業教育(包括短期培訓)得到較大發展,使西部地區絕大多數未升學的初中畢業生都有機會接受到不同程度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充分利用現有各類教育資源向農民傳授實用技術,基本滿足農民學習實用技術的需求,使西部地區新增勞動力和轉移勞動力的素質有明顯提高。

4、繼續擴大高等教育規模,提高高校科技創新與服務能力

調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布局與結構,多種途徑擴大高等教育資源,擴大高等教育規模特別是高等職業教育規模,形成高層人才流向西部和在西部留住的機制,為西部大開發培養大批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人才。爭取到2010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本專科在校生達到680萬人左右,其中普通本專科在校生達到420萬人左右。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明顯擴大,在學研究生人數達到32萬人左右,每十萬人平均在校大學生人數接近全國平均水平。一批重點學科或專業達到全國乃至世界先進水平,高等學校能夠解決一批西部開發面臨的重大課題和技術難題,科技創新與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5、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積極發展現代遠程教育

加強西部地區網絡建設和管理、服務體制及運行機制建設,大力推進西部地區現代遠程教育發展,提高西部教育信息化水平。到2010年,西部地區初中都擁有計算機教室,小學都有衛星教學收視點,小學教學點都配備教學光盤播放設備和成套教學光盤;高等學校都建有校園網,有條件地區的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建有校園網或局域網,西部學校擁有的計算機臺數和校園網數顯著提高。所有中學和有條件的完全小學均能開設信息技術教育課程,多種形式和層次的遠程教育廣泛開展,優質教育資源能傳送到農村特別是邊遠農村的中小學和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為農村、農業和農民服務的能力明顯增強。

6、加強教師與管理隊伍建設,提高教育質量與辦學效益

加強教師培養與培訓,拓寬教師來源渠道,到2010年,小學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接近100%,專科以上學歷達到40%以上,農村小學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98%左右;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95%左右,其中本科以上學歷達到20%以上,農村初中專任學歷教師合格率達到90%以上;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的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得到大幅提升,普通高等學校專任教師中研究生學歷的比例達到30%以上;職業院校教師技能水平明顯提高,“雙師型”教師數量有較大增加。進一步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制度,各級教育的教師結構性短缺得到基本解決,教師待遇進一步提高,骨干教師流失現象得到初步遏止,代課教師問題逐步得到解決,教育質量明顯提高。教育管理人員素質進一步改善,西部地區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得到不斷提高。

7、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取得明顯進展

各種類型的繼續教育、成人教育和社會教育得到不斷發展,終身教育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由學習者個人為主體、用人單位充分支持、政府對弱勢人群予以必要資助的終身學習保障機制逐步確立。在農村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廣大農民的勞動力轉移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網絡。在城市積極開展社區教育,提高社區居民的教育培訓參與率,促進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區和學習型城市建設。人民群眾接受教育終身教育的機會明顯增加。

8、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到2010年,使西部地區學校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積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現有D級危房全部消除,危房率得到有效控制。學生宿舍、食堂、廁所等符合國家建設標準,教學、實驗儀器設備、圖書、文體設施等達到國家相關標準要求。職業學校實訓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西部開發關鍵在人才,人才培養關鍵在教育。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要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從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高度,從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發展西部教育的緊迫性與艱巨性,將教育擺在與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同等重要的地位,切實加強領導,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投入力度,做好統籌協調,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以更大的決心、更得力的措施、更扎實的工作,推動西部教育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四、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形成長期、穩定的教育經費來源渠道

(一) 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教育投入力度,完善教育投入保障制度

依法不斷增加教育投入,建立與公共財政體制相適應的教育投入體制,進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教育投入保障制度。在深化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的基礎上,逐步將農村教育經費投入納入政府公共財政體制范圍,建立和完善確保教職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確保學校公用經費、確保危房改造和學校建設經費投入的長效機制。

加大中央對西部地區教育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繼續利用國債資金支持西部教育,同時加大省級政府對貧困地區教育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減少財政轉移支付中間環節,確保轉移支付經費使用到位。在原有的政策框架和項目投入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專項 經費投入力度,繼續實施好各項重大教育工程項目。

(二)拓展教育經費來源渠道,千方百計增加西部教育投入

制定和完善稅收和土地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投資和出資辦學,推動民辦教育的發展。制定和完善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企業及公民個人向教育捐贈的稅收抵扣政策,完善教育收費政策和成本分擔機制。繼續利用彩票收益支持西部教育。適當運用財政、金融、信貸手段發展教育事業。鼓勵和支持學校開展勤工儉學、發展校辦產業。鼓勵高等學校和職業學校樹立以服務求生存,以貢獻求發展的意識,積極為社會提供技術服務和通過科技創新和知識貢獻,獲得廣泛社會支持,多渠道增加教育經費。

(三)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

在高等學校繼續實施以“獎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為主體的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西部地區基層工作特別是到縣、鄉工作。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困難學生,實施以地方政府為主、中央財政適當支持的資助政策。以地方政府為主,通過多種形式,逐步加大對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鼓勵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對困難學生進行資助。

(四)加強經費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按照國家有關法規建立科學、規范的教育經費管理制度,加強對教育經費的審計與監督,杜絕挪用、擠占教育經費的現象。牢固樹立艱苦奮斗、勤儉辦事業的思想,加強規劃,防止結構性浪費,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建立健全中小學收費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堅決制止農村中小學亂收費,認真落實中小學收費公示制度和學校收費巡查制度,要做好中小學助學金的發放工作。

五、著力實施五項重大工程(計劃)

(一)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繼續實施“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和“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的基礎上,中央和省級政府共同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等。中央重點補助“兩基”攻堅縣加快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幫助新建和改擴建一批寄宿制初中和小學。

西部各省(區、市)政府要統籌使用好中央下達的各項資金,在合理布局、科學規劃的前提下,加快當地農村現有初中學校的改擴建步伐,改善基本的辦學條件,滿足更多確需寄宿的農村學生的要求,切實鞏固義務教育的普及成果,對確有困難的地區,中央適當予以補助。同時加強少數民族地區薄弱學校建設,推進多民族學生合校。加強邊境地區義務教育學校建設。

中央和省一級政府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區分不同的情況,采取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免雜費和對寄宿制學生給予生活費補助等措施,切實解決失學、輟學問題。

(二)西部教育信息化工程

積極推進西部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西部地區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加快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升級和中國教育衛星寬帶傳輸網(CEBsat)的擴容,加強管理、服務體系及運行機制建設,形成教育信息化的“天羅地網”。

加快構建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體系,實現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推進普通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的信息化建設,繼續加強高等學校信息化環境建設,促進優質網絡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使學校在當地信息化進程中發揮“龍頭”和載體作用。

加強符合西部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教育信息化的標準建設和教育、教學資源開發。支持西部高校開展現代遠程教育。促進中東部優秀網絡教育資源向西部的傳輸,向西部地區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努力探索現代信息技術基礎上的教育方式,促進教育全方位的深刻變革。

加強對信息技術教育師資和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員的培訓。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運行保障機制。

(三)西部地區職業教育振興工程

中央和省一級財政設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有條件的縣辦好一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成為當地職業教育與培訓的骨干力量。建立職業教育助學制度,以貼息貸款等多種形式,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接受職業教育。采取政府適當補貼、學校適當減免學費、學生適當交費并加強與企業等用人單位合作的方式,擴大東部和大中城市中等職業學校面向西部農村地區的招生規模。

堅持學歷教育和培訓并舉,統籌利用東西部各類職業教育資源,以“學校+企業”、“學校+實訓基地”、“農村+城市”、“東部+西部”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支持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和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加強對企業職工、農民的實用技術的培訓及農村基層管理干部的培養。

支持西部地區通過改建、擴建和新建等形式,發展一批特色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鼓勵有條件的市(地)因地制宜舉辦綜合性、社區性的職業技術學院,鼓勵有條件的大型企業單獨舉辦或與高等學校聯合舉辦職業技術學院。支持適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求和西部地區支柱產業發展需要的職業教育專業建設。

(四)西部高校創新與發展工程

支持西部地區高校改善辦學條件,擴大高等教育規模。推進西部地區高等學校創新體系建設。實施好“十五”“211”工程,并繼續支持西部每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辦好一所較高水平的大學和培育一批知名學科,發揮龍頭與輻射作用。支持西部高校加強面向西部大開發需要的人才培養基地、科研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加快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和科研條件建設,構筑科技創新和創造性人才培養的開放式研究平臺。實施西部高校學術帶頭人和創新團隊計劃,加強西部高校科技創新隊伍建設。加強機制創新,完善激勵政策,努力營造能廣納海內外人才為西部所用和有利于拔尖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

(五)西部教師隊伍素質提升工程

加強教師培養工作,為西部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培養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合格教師。繼續實施“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鼓勵志愿者到西部地區任教。設立教師崗位專項資金,吸引高等院校畢業生和其它優秀人才到西部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從事一定時期的教師工作。試行師范院校高年級學生到農村地區學校實習任教制度。國家和地方財政設立“獎教金”,對在艱苦、貧困地區鄉村長期任教且表現突出的教師給予獎勵。

制定優惠政策,吸引高層次人才,加強西部高校與東部及國外高校的合作與交流力度,努力提高高等學校教師隊伍水平。

大力加強教師與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重視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的培養與培訓,不斷提高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和管理人員的教學與管理水平。

六、深化教育改革,加強制度創新;調整結構,優化教育資源

(一)鞏固與完善教育管理新體制

落實《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進一步鞏固完善“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建立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對農村義務教育的管理機制和模式。強化市(地)級人民政府的統籌責任,逐步完善職業教育管理新體制。鞏固與完善中央和省兩級管理、以省級政府管理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充分發揮中心城市在高等教育發展和管理中的作用,繼續推進中央、省與地(市)三級辦學。深化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推進高校依法自主辦學,加快招生、收費與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

(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確定的教育方針,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國防教育,促進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雙語教學,提高少數民族教育水平。

以就業和創業為導向,轉變各類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的辦學與教學模式,開放辦學。實行靈活的“學分制”和“訂單式”教育,推行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雙證書”制度,積極為未能升學的青年提供各種就業培訓。

積極推進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加強“三教統籌”和“農科教結合”,加強農村初中“綠色證書”教育。充分利用農村中小學資源,特別是農村的村小,通過日校辦夜校等多種形式,積極面向廣大農民群眾普遍開展實用技術和文化培訓,大力掃除青壯年文盲。同時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積極開展農村基層管理人員的能力培訓,提升農村基層管理人員的素質和管理能力。

認真實施“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高等職業教育要把培養在西部“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作為根本任務,以特色求生存,以服務謀發展。高等農林、師范、醫學和高等職業院校,要進一步加大為“三農”服務力度,采取項目合作、技術轉讓、知識咨詢等各種方式,在人才培養、技術服務和農村文明建設上,發揮高等教育為農服務的作用。

(三)加大辦學體制改革力度,擴大教育資源

認真貫徹《民辦教育促進法》,努力營造有利于民辦教育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依法加強政策引導和規范管理,保障合法權益。在城鎮地區,積極扶持民辦幼兒教育的發展。深化公辦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的體制改革,鼓勵發展民辦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加快在西部地區形成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優勢互補、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格局。

(四)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師和管理隊伍素質

進一步加快編制核定工作,規范編制管理,完善編制定期調整制度。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核定的教職工編制,統籌分配縣內中小學校教職工編制,依法履行對中小學教師和校長的管理職能。依法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強化教師職業準入機制,堅持從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中擇優錄用教師,并逐步提高中小學、職業學校新聘任教師的學歷層次。改革學校人事制度,轉換用人機制,完善教師考核制度。推行教師聘任制,建立、健全教師交流制度和到農村任教服務期限制度,促進教師合理流動。鼓勵城鎮教師到農村從事1-3年的教學工作,城鎮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教師職務,應有1年以上的在鄉任教經歷。采取積極穩妥的措施,堅決清退代課教師。

推行普通中小學和職業學校校長聘任制,積極建立公開選撥、平等競爭、擇優聘任的中小學校長選拔任用機制。完善中小學校長負責制,健全中小學校長考核、培訓、獎勵、監督等相關制度體系。

改進和推行高校教師聘任制,改善新任教師的學位、學科和學緣結構,切實加強西部地區高校高人才隊伍建設。深化學校內部分配制度改革,促進教師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提高師德和業務水平的激勵和保障機制。

(五)加強制度創新,促進依法治教

實現教育的事業權、財政權和人事權的有機統一,大力提高管理效益。堅持督政與督學相結合,加強教育督導工作,建立對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導評估制度,逐步健全與教育決策、執行相協調的督導與評估體系,形成鼓勵各地積極進取的激勵機制。嚴格監督檢查和過程管理,形成廉潔高效的教育工程管理和運行機制。建立支援和指導西部教育發展的穩定工作機制。切實加強教育行政執法責任制度建設,積極推動政府部門和高等學校為重點的依法行政、依法治校試點工作。積極探索構建規范的現代學校制度,規范學校章程,完善學校領導、管理、治學體制,建立學校依法自主管理和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機制。

(六)調整結構,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各級各類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切實鞏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成果,按照小學就近入學,初中相對集中的原則,合理調整中小學布局結構。加強基礎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辦學條件標準化和辦學規范化建設,均衡配置教育資源,提高基礎教育的整體水平。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以隨班就讀和普通學校附設特教班為主體,進一步推進殘疾少年兒童義務教育的普及。繼續加強以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為重點的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

在條件較好的農村地區,利用小學學齡人口下降的有利時機,鼓勵多樣化地舉辦學前教育,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普及率。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構建早期社區教育網絡,使學齡前兒童家長和看護人都受到兒童早期教育、衛生保健和營養等多方面的指導。

加強高中階段學校建設,擴大高中階段教育資源。支持西部地區建設一批辦學規模較大、辦學條件較好、教育質量較高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探索發展綜合性高中和多種類型的非正規高中階段教育。促進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協調發展。

不斷擴大高等教育資源,積極發展本科教育和發展地方經濟建設需要的高等職業教育,適度發展研究生教育。積極促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現代遠程教育、自學考試等各類高等教育協調發展。面向西部大開發需要,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科技貢獻和社會服務方式。加快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建設。

七、加大對西部地區教育的支持力度

(一)繼續加大對西部地區教育的政策傾斜力度

繼續在高等學校設置、招生方面給予西部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政策傾斜,不斷擴大西部地區高等教育資源,增加西部學生進入高等學校學習機會。繼續在學位授予點審批和重點學科、實驗室建設、實訓基地建設、高層次人才培養與引進等方面對西部地區傾斜,增強西部地區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和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繼續在實施全國性的重大教育工程時,重點向西部地區傾斜,加快改善西部地區學校的辦學條件和信息化水平。繼續采取傾斜政策,加大對西部地區教師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繼續利用彩票公益金,大力支持西部地區青少年學生活動場所建設。繼續辦好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和高校少數民族班、民族預科班。大力實施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繼續支持西部少數民族地區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

(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支持西部地區教育

1.加強教育對口支援,提高援助實效

繼續實施好“東部地區學校對口支援西部貧困地區學校工程”和“西部大中城市學校對口支援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貧困地區學校工程”及“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啟動“縣對縣”教育對口支援和職業學校對口支援工作。在對口支援工作中,要充分發揮支援地區所派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到貧困地區支教人員的工資,由支援地區的財政負擔。受援學校教師到支援學校學習培訓的費用原則上由支援地區財政負擔。對口支援應突出重點,提倡抓住某一項具體工作,從設計到完成,硬件、軟件充分銜接后,以“交鑰匙”的方式開展對口支援,盡可能減少受援方配套資金。

2.建立激勵機制,吸引廣泛支持

積極鼓勵東、中部地區的社會力量到西部辦學和東、中部的高等學校與企業到西部合作舉辦民辦機制的獨立學院。鼓勵東、中部地區和海外人士、組織以各種形式支持西部教育,鼓勵社會各界向西部地區教育的捐贈。制定西部邊遠貧困地區津貼、補貼政策,積極引導和鼓勵教師其他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到西部地區任教。

3.擴大開放,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擴大教育開放,繼續實施西部人才培養項目,加大吸引海外優秀人才回國工作的力度,鼓勵海外留學人員以各種形式為西部教育發展服務。繼續爭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對西部教育的支持。積極推動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擴大中外合作辦學規模,利用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提升西部教育的國際競爭力。

來源: 西部開發辦

相關文章:
中國產業報告(2005.5-2006.12) 西部十二省區經濟數據(2002年-2006年)
《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 3.6億人的2010年
我國西部開發七年取得四大成就 當前面臨四大問題
國家開發銀行30億元貸款支持西部開發區建設
警惕土地違法向中西部轉移 耕地紅線再守14年
我國西部大開發新規劃:外資的商機會有多大
志愿服務中西部計劃 4天海南學子報名超百
《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 全國農業統計報告 / 農業發展報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