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達4000萬千瓦 民資外資可參股核電建設 -歐盟REACH法規明實施 影響我3萬多企業 中國建重點實驗室應對 -央行嚴控外商投資內地房市 把好信貸關 中國房地產還能熱多久 -社會對職業教育比較歧視 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合法就業權利 -中國擴大兒童免疫范圍 增25億購疫苗 衛生事業十一五規劃綱要 -A股均價與歷史高點相差1成 內地資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營油企欲打包賣外資 三分格局或變兩強相爭 商務部促油企整改 -中國存在糧價上漲引發通貨膨脹風險 商務部三措施穩定肉蛋價格 -國務院決定今年試點向國企提取分紅 -07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出爐:清華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數破千萬
農業大省河南、吉林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2 月 06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中央一號文件發表后,記者采訪了農業大省河南、吉林兩省政府的相關部門負責人,他們表示,一號文件關于“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建立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投入保障機制”的論述,非常及時,也非常重要。對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深遠意義。

河南省農業廳總經濟師魏仲生說,近幾年來,河南省認真貫徹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糧食連年增產,農民持續增收,糧食生產三年邁了三大步,先后登上850億斤、900億斤、1000億斤三個臺階。但是,作為中國最主要的農業大省之一,河南農村發展仍存在很多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尤其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經營方式落后,農業投入保障機制不健全。

據魏仲生介紹,圍繞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河南省今年將進一步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建立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確??h級以上財政對農業投入的增長幅度繼續高于其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各級財政用于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資金力爭突破400億元。省本級財政用于支持三農的??钤鲩L15%以上。財政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量主要用于農村。除此之外,還要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的作用,新增貸款中用于三農的比例保持在75%以上。

今年,河南省還將集中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繼續實施24個產糧大縣規模開發,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通過連續幾年的努力,使全省糧食總產超10億斤的縣達到40個以上,總產超100億斤的省轄市達到5個以上。

記者從吉林省農業委員會了解到,吉林?。玻埃埃纺晷略觯矗秲|元補貼資金支持農業發展,繼續加大支農力度,以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發展,加大農業科技投入,重點抓項目建設和農民培訓,以形成社會合力重農、支農。

吉林省農業委員會主任王守臣介紹,2007年吉林省從財政上加大支農力度,在原有40億元用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扶貧、農村義務教育、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等補貼資金的基礎上,新增農業補貼4.6億元,用于全面推行三項重大技術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轉移培訓農民的“陽光工程”補貼、發展農村合作組織補貼等。

同時,吉林省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和新農村試點啟動資金都由去年的1億元增加為2億元。再加上糧食直補款19.5億元,農資綜合補貼13億元,產糧大縣三獎一補8.5億元,糧種補貼2.5億元等,2007年吉林省通過轉移支付到達農民手中的資金補貼將有62億元。

王守臣表示,一號文件抓住了破解三農問題的關鍵和重點,只有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打牢堅實的產業支撐,切實提高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基礎設施建設,才能讓農民受益。

長春市南關區幸福鄉富裕村農民孫梅花說:“中央和省里支農力度這么大,我們農民特別高興,但我們最希望的是有關部門能更關注各種支農措施和款項是否真的落實到每一戶農民手中,對于不公平分配補貼款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保ㄓ浾呃钼x德、姚湜)

來源: 新華網

相關文章:
解決“三農”問題依然是明年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級財政今年對“三農”投入超1500億元
政府解決"三農"問題信心足 中國農民樂于露隱私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