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產業革命”。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亞平在今天開幕的“2006諾貝爾獎得主北京論壇”的演講中說。
張亞平強調,21世紀將是生命科學的世紀。他認為,“大生物技術的范圍”應該包括基因核蛋白質工程、細胞工程、組織工程,動物克隆等諸多方面,涉及的領域包括像醫學、藥物、海洋、農業、環保等多個方面,例如像個體化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等。
而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鄧心安在向論壇提交的論文中稱,在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信息經濟之后,“生物經濟”成為又一個新時代的劃分標志。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王宏廣則預測,對于全球經濟來說,生物經濟正在成為網絡經濟之后又一個“生長點”,時間大約在21世紀20年代前后。他還稱,許多國家都在為加速搶占“生物經濟”制高點而競爭。
張亞平稱,到2010年,單單全球生物制品藥物市場的規模就將達到2000億美元以上。而中國生物產業發展的目標在2003年達到了600億元人民幣,到 2010年預計達到5000億元,2020年預計達到20000億元,占GDP的5%,同時生物產業規模預計進入世界前五位。
與會的學者還分析了中國在未來“生物經濟”競爭中的優勢與劣勢。(記者 王磊)
|